[实用新型]一种防尘盖压装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13344.6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1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朝晖;邱敏;崔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耀源精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吴红艳 |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盖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盖压装工装,涉及压装工装技术领域,所述防尘壳压装工装安装在驱动轴的内球笼上;压装工装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压头;压头的底端伸入环形槽内与连接环的上端抵触;压头的外圈设有凸台,凸台的底端到外环形壁的顶端的距离略大于合格品的防尘壳允许的最大加工误差值;凸台的外侧面到杆部的轴线的距离大于外环形壁的外侧面到杆部的轴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压装工装不仅可以保证压装的方向性,还可以及时排查出使用不合格的防尘壳加工的不合格产品,减少了不合格产品运输、退换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盖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驱动轴内球笼防尘盖的安装是通过压力机和压装工装配合使用后压装完成的。
防尘盖的压装方式以及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盖压装工装如图1~4所示,压装过程如下:将内球笼3的壳体31向下放到压力机的端盖1正下方的工作台2上,在内球笼3的杆部32上套上防尘盖4;防尘盖4上方安装压装工装5;启动压力机开关后压力机开始工作,驱动装置6推动端盖1向下移动,与压装工装5的端面接触,压装工装5被端盖1施加向下的压力,压装工装5带动防尘盖4一起向下移动,直到防尘盖4与内球笼3的壳体31上端面贴合,压装完成。
防尘壳4由内环形壁41、外环形壁42和连接环43组成;连接环43将内环形壁41的底部和外环形壁42的底部连接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外环形壁42的高度大于内环形壁41的高度,内环形壁41、外环形壁42和连接环43组合后形成环形槽。内球笼3包括壳体31和杆部32;杆部32分为同轴的压装段321和导向段322,其中压装段321靠近壳体31;防尘盖4套接在杆部32的压装段321上;压装工装5包括压头51、缓冲段52和导向筒53;其中压头51与压装段321对应,压头51的底端伸入环形槽内与连接环43的上端抵触;缓冲段52用于连接压头51和导向筒53;导向筒53套接在导向段322上;当压力机的端盖1挤压压装工装5时,导向筒53在导向段322上滑动;压头51推动防尘盖4移动并将防尘盖4压装在内球笼3的壳体31的端面上;缓冲段52还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防止压装过度。
现有技术中的压装工装仅能确保压装位置正确,但无法规避以下偶发错误:当使用的防尘盖存在外环形壁42高度过长的尺寸不良情况时,压力机仍能正常完成压装,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不良的产品。主要原因是无论外环形壁42高度是多少,压头51自始至终在外环形壁42和内环形壁41之间;压头51不会对外环形壁42造成任何阻碍作用。不良的产品会造成装车时的异常干涉情况,驱动轴总成无法顺利装车。这种不良产品通常是在客户装车的时候才能被发现,这就造成了退换货麻烦,运输成本高;时间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盖压装工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尘盖压装工装,安装在驱动轴的内球笼上;内球笼包括壳体和杆部;杆部套接有防尘壳;防尘壳由内环形壁、外环形壁和连接环组成;连接环将内环形壁的底部和外环形壁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内环形壁、外环形壁和连接环相互组合后形成环形槽;所述压装工装套接在防尘壳上方的杆部上;压装工装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压头;压头的底端伸入环形槽内与连接环的上端抵触;压头的外圈设有凸台,凸台的底端到外环形壁的顶端的距离略大于合格品的防尘壳允许的最大加工误差值;凸台的外侧面到杆部的轴线的距离大于外环形壁的外侧面到杆部的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地,凸台的底端到外环形壁的顶端的距离为0.5mm。
进一步地,杆部分为同轴的压装段和导向段,其中压装段靠近壳体;压装段上套接防尘壳;压装工装还包括缓冲段和导向筒;压头与压装段对应,缓冲段用于连接压头和导向筒;导向筒套接在导向段上。
进一步地,凸台为设置在压头外圈的环形结构的凸缘。
需要说明的是:压头和压装段的相对长度与连接环厚度存在一定关系;具体的以能正常压装为准,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耀源精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耀源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3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绝缘五金件
- 下一篇:发光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