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型材装夹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10196.2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邵先雨;武月超;晁岱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利拓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82;B65G47/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型材装夹上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型材装夹上料装置,属于加工上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运料框架,运料框架内部连接有运料带,运料框架一侧设有上料架,且运料框架靠近上料架的一侧设有出料口,上料架上连接有上料组件,且上料组件将运输的管状型材单个分开运输,运料框架上连接有推料组件,且推料组件将管状型材从出料口推入上料组件进行运输。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框将在上料带上的管状型材分隔开,上料组件上的动力带动分隔开的管状型材进行上料,同时上料组件的动力带动推料组件将运料带上的管状型材从出料口处推动至上料带处,便于在管状型材运输过程中保持运输管状型材之间的相互隔离,减少管状型材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状型材装夹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其中管状型材整体为圆柱的管状,在型材外侧开设不同的凹槽等便于不同的实用环境下,在对管状型材进行加工处理时,加工生产线对管状型材进行装夹上料。
现有对管状型材进行装夹上料时,通过运输带将待加工的管状型材进行运输,运输带带动管状型材运输到加工设备时,多个管状型材随着运输带的传动进行上料,由于管状型材本身呈圆柱状,在管状型材在运输带运输过程中,管状型材表面圆滑面随着运输带的运输而滚动,导致上料运输过程中,管状型材之间相互碰撞,造成了管状型材表面碰撞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管状型材装夹上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状型材装夹上料装置,通过在上料带上设计多个弧形框便于保持管状管状型材之间相互隔离,减少管状型材上料过程中的碰撞磨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状型材装夹上料装置,包括运料框架,所述运料框架内部连接有运料带,所述运料框架一侧设有上料架,且运料框架靠近上料架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上料架上连接有上料组件,且上料组件将运输的管状型材单个分开运输,所述运料框架上连接有推料组件,且推料组件将管状型材从出料口推入上料组件进行运输。
优选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连接有上料带,所述上料带上连接多个隔离块,且隔离块两侧分别连接有相对分布的弧形框,所述弧形框将在上料带上的管状型材分隔开,所述上料带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上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推料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连接在运料框架外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且输出轴与转轴连接,所述输出轴外侧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运料框架上连接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部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转动轴外侧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安装支架一侧设有推动转轴,且推动转轴上连接有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的半圈齿轮,所述推动转轴底部与运料框架连接,且推动转轴与推料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连接在推动转轴外侧的斜推板,所述运料框架顶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斜推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斜推板底部连接有接触筒体,且接触筒体在运料带上倾斜分布。
优选地,所述出料口的侧壁上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两端分别连接有凸轮板。
优选地,所述上料带靠近出料口处为水平分布,且上料带远离出料口处为倾斜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采用在上料带上安装多个弧形框,通过弧形框将在上料带上的管状型材分隔开,上料组件上的动力带动分隔开的管状型材进行上料,同时上料组件的动力带动推料组件将运料带上的管状型材从出料口处推动至上料带处,便于在管状型材运输过程中保持运输管状型材之间的相互隔离,减少管状型材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磨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利拓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利拓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0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的大气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平口虎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