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倍率启停电池水冷铝型材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00157.4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褚小冬;刘长来;夏诗忠;孙光忠;程聪;张郁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H01M50/258;H01M50/249;H01M50/271;H01M50/28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57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率 电池 水冷 铝型材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48V锂离子电池启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倍率启停电池水冷铝型材壳体,包括塑料上盖、密封垫、铝型材壳体、放置在铝型材壳体内部的模组、半导体总成,半导体总成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铝型材壳体相对两侧,铝型材壳体与半导体总成之间填充有双组份导热胶,铝型材壳体上设置有制冷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用特制的带水冷流道的铝型材,铝型材的流道与整车的液冷系统相连,可以高效的带走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水冷铝型材壳体内壁与半导体接触,半导体作为传导热量的介质和制冷部件,通过铝型材传递热量,解决了锂电池大电流充放电的散热瓶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48V锂离子电池启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倍率启停电池水冷铝型材壳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提升,国家出台了多项汽车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明确规定2025年乘用车的平均油耗降低至4L/100KM的目标限制,只能从改善内燃机和开发HEV、PHEV、BEV等方面降低燃油值,因此装载启停电源成为主机厂降低油耗的有效手段之一。
48V启停锂电池是纳米级磷酸铁锂电池,优于现有锂电池技术,为48V微型混合动力汽车应用设置了新的性能标准。通过采用先进的化学和系统设计,最大放电可达到40C,系统通过特殊的热管理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散热效率。其与整车48V系统配合,精准实现启停,发电,电动起步助力,制动能量回收,实现良好节油效果及舒适的驾驶体验。
通过铝型材箱体的特殊结构,水冷循环系统的可以充分带走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承受瞬态800A电流和持续300A的电流,满足整车WLTC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倍率启停电池水冷铝型材壳体,解决了锂电池大电流充放电的散热瓶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倍率启停电池水冷铝型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上盖、密封垫、铝型材壳体、放置在所述铝型材壳体内部的模组、半导体总成,所述半导体总成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铝型材壳体相对两侧,所述铝型材壳体与所述半导体总成之间填充有双组份导热胶,所述铝型材壳体上设置有制冷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左堵头、右堵头、型材本体、内部底板、外部底板、出水口、进水口,所述型材本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所述内部底板与所述第一个台阶焊接,所述外部底板与所述第二个台阶焊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外部底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堵头、右堵头焊接在所述型材本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部底板和所述外部底板中间过盈配合有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导体总成由半导体散热板、半导体功率板、半导体制冷板通过机械配合组成半导体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型材壳体侧面有凸出的加强筋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型材壳体上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为“Z”字型压条一或“几”字型压条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制的带水冷流道的铝型材,铝型材的流道与整车的液冷系统相连,可以高效的带走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水冷铝型材壳体内壁与半导体接触,半导体作为传导热量的介质和制冷部件,通过铝型材传递热量。水冷铝型材壳体多处采用激光焊接,对外可以满足IP67的使用要求,对内可以满足3L/min~3L/min的流量不发生泄露。水冷铝型材壳体采用6063Al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成型性能。表面采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绝缘电阻大于500MΩ,且具体很强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0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接线端子及其导电架
- 下一篇:胶水生产混合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