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镍转铝负极耳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3590.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邓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6 | 分类号: | H01M50/536;H01M50/534;H01M50/571;H01M50/53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转铝 负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镍转铝负极耳,包括连接盒,连接盒的两侧均开设有插口,其中一个插口的表面穿插连接有镍带,另一个插口的表面穿插连接有铝带,连接盒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背离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连接盒的正面和背面均粘接有导热片,导热片背离连接盒的一侧粘接有散热片,镍带的表面和铝带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层,加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铝带顶端的一侧和底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一种镍转铝负极耳,通过将镍带和铝带夹紧在连接盒内,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且极耳的强度高,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领域,具体为一种镍转铝负极耳。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
一般采用金属镍制作负极极耳,但由于镍极耳材质较硬,所以经常会使用到镍转铝负极耳,但现有的镍转铝负极耳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后不方便进行拆卸,且极耳容易发生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镍转铝负极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转铝负极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镍转铝负极耳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后不方便进行拆卸,且极耳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镍转铝负极耳,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两侧均开设有插口,其中一个所述插口的表面穿插连接有镍带,另一个所述插口的表面穿插连接有铝带,所述镍带的中部粘接有极耳胶,所述连接盒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背离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连接盒的正面和背面均粘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背离连接盒的一侧粘接有散热片,所述镍带的表面和铝带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铝带顶端的一侧和底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壁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背离防护板的一侧均与滑槽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连接座内壁的两边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背离轴承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极耳胶为白乳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镍带的一端和铝带的一端均开设有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镍带的厚度和铝带的厚度均为0.1-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压板背离轴承的一侧分别与镍带和铝带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采用PC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镍带的一端从插口处插入到连接盒内,再将铝带的一端从另一个插口处插入连接盒内,然后再旋转两个螺栓,螺栓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着压板,所以螺栓在旋转时能带动压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压板最终能紧紧的夹住镍带和铝带,从而完成连接,由此方式使得镍带和铝带之间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2、通过在铝带上设有防护板从而对其进行保护,在受到冲击时,弹簧可以对冲击起到缓冲效果,防止铝带弯折受损,通过在连接盒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散热片,并通过导热片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利于将连接盒上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散出,从而提高了极耳的散热效果,并在镍带和铝带表面均设有加强层,能提高极耳的强度,防止容易发生弯曲,在加强层的表面还设有耐腐蚀层,可以防止极耳受到外界的腐蚀,增加极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盒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3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