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成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52627.4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5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韩杨;皮富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锟荣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09;B21D37/12;B21D4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丰叶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成型机构,包括位于冲切设备的后端的拉料机,设置在冲切设备的前端的载体膜送料卷、铝带送料卷,铝带送料卷上的铝带位于载体膜的上方,载体膜、铝带通过拉料机的带动穿过冲切设备,冲切设备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上模具、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依次设置有对应的冲压凸起部、整平压合部、外形裁切压合部,铝带从下模具的上端面依次经过冲压凸起部、整平压合部、外形裁切压合部;下模具内设置有升降装置,载体膜从下模具的底部经过,并通过导向装置通向升降装置,拉料机的入口设置有铝带废料导向板以及成品料导向板。本实用新型保证冲压的铝片的拉丝纹路与载体膜的长度方向一致,提高了最终成型的铝片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成品铝带需要将多个铝片贴附在载体膜上,每个铝片在贴附前需要预先加工成长方形且中部带有凸起。目前为先将铝带冲切呈长方形且有凸起的铝片,将多个铝片收集再用使用贴片机进行贴合,该种方式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自动化的冲切成型装置的设备应运而生,如2021-02-09公告、授权公告号为CN21249486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十字型冲切成型装置,该种结构的通过十字形的走料能将铝带冲切后直接贴附在载体膜上,生产效率较高。铝带和载体膜呈十字形进料和冲压后,铝片能贴附在载体膜上,但由于铝片上存在拉丝状纹路,经过十字形冲压后,铝片上的纹路与载体膜的长度方向(走向)不一致,这样导致冲压出来的铝片性能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铝片冲压质量的冲压成型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成型机构,包括载体膜送料卷、铝带送料卷、冲切设备、拉料机,所述拉料机位于冲切设备的后端,所述载体膜送料卷、铝带送料卷设置在冲切设备的前端,所述铝带送料卷上的铝带位于载体膜的上方,所述载体膜送料卷上的载体膜、铝带送料卷上的铝带通过拉料机的带动穿过冲切设备,所述冲切设备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依次设置有对应的冲压凸起部、整平压合部、外形裁切压合部,所述铝带从下模具的上端面依次经过冲压凸起部、整平压合部、外形裁切压合部;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载体膜从下模具的底部经过,并通过导向装置通向升降装置,当所述外形裁切压合部工作时,所述升降装置将载体膜压向铝带,所述拉料机的入口设置有铝带废料导向板以及成品料导向板。
本实用新型冲压成型机构的有益效果是,载体膜送料卷、铝带送料卷由拉料机提供动力,拉动载体膜和铝带从冲切设备的同一端进入,依次经过冲压凸起部、整平压合部、外形裁切压合部,对铝片进行冲压凸起、对凸起进行整平,再将铝片从铝带上裁切并压合在载体膜上,在进行冲压凸起和整平压合时,铝带和载体膜分离,在进入外形裁切压合部之前,利用导向装置将两者紧贴对铝片进行冲切并将铝片压合在载体膜上,最终铝带废料以及成品料从冲切设备的同一端排出,这样保证冲压的铝片的拉丝纹路与载体膜的长度方向(运行方向)一致,保证了最终成型的铝片的质量,且符合客户要求。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下模具内,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升降平台相连,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升降平台在靠近或远离外形裁切压合部方向来回移动;所述升降平台的两端设置呈圆弧形状。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形裁切压合部裁切压合前,升降气缸带动升降平台上升,使得载体膜靠近铝带,利于铝片的冲切和与载体膜的压合。
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至少包括上导向辊、下导向辊,所述上导向辊与升降平台齐平,所述下导向辊位于上导向辊的下方,所述下导向辊的上方设置有用以剥离载体膜上离型膜的离型膜剥离装置,所述剥离装置包括带动力源的剥料辊。通过上、下导向辊的配合设置,将载体膜导向升降装置,剥离装置用以将载体膜上的离型膜剥离,利于铝片与载体膜的压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锟荣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锟荣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2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包外壳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式膜元件用气密性自动预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