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制取烧碱所得淡盐水的除氯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2505.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2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勇;任向飞;刘丰校;王乐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C01D3/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盐化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制取 烧碱 所得 盐水 氯脱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解制取烧碱所得淡盐水的除氯脱硝装置,其包括一级除氯吹脱塔、二级除氯吹脱塔、一段纳滤膜脱硝器、二段纳滤膜脱硝器、吹脱氯气回收缓冲罐、纳滤浓缩液回收缓冲罐、除氯脱硝水回收罐、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第一输送泵至第四输送泵、静态混合器、淡盐水引进管、吹脱联络管、氯气回收管、脱硝联络管、浓缩液回收管及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串联两级除氯吹脱塔的物理方法高效去除淡盐水中的残余氯气,不会增加后续脱硝运行负荷及运行成本;通过采取串联两段纳滤膜脱硝器的物理方法高效去除淡盐水中的硫酸根,不会增加新的杂质,且运行成本低;结构布局合理,易于操作及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制取烧碱所得淡盐水的除氯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烧碱生产以离子膜法电解饱和盐水为主;电解时,在电解槽阴极区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在电解槽阳极区产生氯气;电解后形成的淡盐水被移出电解槽阳极区。该淡盐水不仅有氯气残余,而且含有硫酸根。氯气和硫酸根都会破坏膜的结构进而影响膜的使用寿命,故必须对淡盐水进行除氯脱硝(脱硝即脱去硫酸根)。现有淡盐水除氯工艺一般采用加还原剂亚硫酸钠的办法,例如公告号为CN210085047U的专利“一种脱除淡盐水中游离氯的装置”就记载了这方面的技术方案。但亚硫酸钠中的亚硫酸根被氧化成硫酸根,明显增加后续脱硝运行负荷及运行成本。传统脱硝方法主要是化学沉淀法,其中以氯化钡法脱硝效果最好,但会增加新的杂质,且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捷、除氯脱硝理想、运行成本低廉的电解制取烧碱所得淡盐水的除氯脱硝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级除氯吹脱塔、二级除氯吹脱塔、一段纳滤膜脱硝器、二段纳滤膜脱硝器、吹脱氯气回收缓冲罐、纳滤浓缩液回收缓冲罐、除氯脱硝水回收罐、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第四输送泵、静态混合器、淡盐水引进管、吹脱联络管、氯气回收管、脱硝联络管、浓缩液回收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及第七阀门;所述一级除氯吹脱塔及二级除氯吹脱塔均为填料塔,其填料层上方均设有喷水机构,一级除氯吹脱塔的填料层下方侧壁进气口连接第一鼓风机,二级除氯吹脱塔的填料层下方侧壁进气口连接第二鼓风机;所述淡盐水引进管的尾端连接一级除氯吹脱塔的喷水机构,管路上安装第一输送泵;所述吹脱联络管的首端连接一级除氯吹脱塔下部侧壁出水口,尾端连接二级除氯吹脱塔的喷水机构,管路上安装第二阀门及第二输送泵;所述氯气回收管的上端连接吹脱氯气回收缓冲罐进气口,下端分别连接一级除氯吹脱塔顶部出气口及二级除氯吹脱塔顶部出气口,管路上安装第一阀门;所述脱硝联络管的首端连接二级除氯吹脱塔下部侧壁出水口,尾端连接除氯脱硝水回收罐进水口,管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第三输送泵、一段纳滤膜脱硝器、第四阀门、第四输送泵、二段纳滤膜脱硝器及第五阀门;所述浓缩液回收管通过安装第六阀门的支管连接一段纳滤膜脱硝器浓缩液出液口,通过安装第七阀门的支管连接二段纳滤膜脱硝器浓缩液出液口,通过安装静态混合器的管路连接纳滤浓缩液回收缓冲罐进液口。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填料层采用规整填料。
所述一段纳滤膜脱硝器及二段纳滤膜脱硝器的纳滤膜均采用聚酰胺纳滤膜。
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横向的喷水管及其下侧设置的若干喷水嘴。
所述第一鼓风机及第二鼓风机均采用离心式鼓风机。
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及第四输送泵均采用离心输送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通过采取串联两级除氯吹脱塔的物理方法高效去除淡盐水中的残余氯气,不会增加后续脱硝运行负荷及运行成本。
2.通过采取串联两段纳滤膜脱硝器的物理方法高效去除淡盐水中的硫酸根,不会增加新的杂质,且运行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2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码器的零位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氧水制环氧丙烷的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