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投影阵列的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0579.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0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宇;李沛;吴英;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35 | 分类号: | G02B30/35;G03B3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信启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4 | 代理人: | 周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投影 阵列 平面 反射 显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投影阵列的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包括投影阵列、平面反射镜和屏幕,投影阵列、平面反射镜安装于安装柜内,屏幕可转动安装于安装柜上端,投影阵列包括若干个安装于圆弧段支架上的投影仪,平面反射镜设置于投影阵列的光路上,屏幕上设置有全息扩散膜和反射膜,投影仪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反射镜反射,并投影至屏幕处生成三维图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投影阵列的光路上设置平面反射镜,将投影仪发出的光线反射并投影至屏幕处生成三维图像,增加了投射距离,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扩展显示系统的幅面,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而且能够通过转动屏幕调整观看角度,便于使用,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投影阵列的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在3D显示系统中,3D显示可分为两大类;双目视差3D显示和真3D显示。其中,真3D显示是指更全面地调用人眼立体视觉特性,真实地还原人眼观察自然三维场景时的观感,因此这类技术的要点在于通过可行的光学方式,在空间中对显示内容进行真实成像。
目前,基于投影阵列的3D光场显示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真3D显示技术。其中,投影仪阵列以一定的弧度排列,并投影到屏幕的一定区域内。不同位置的投影仪投影该方向的视场图像,图像在屏幕处融合,图像光场在屏幕处被全息扩散膜垂直扩散,从而使不同距离的观看者皆能正确观察到三维图像。因此,基于投影阵列的3D光场显示系统由投影仪圆弧排列提供水平视场对,全息扩散膜补充垂直信息。
根据观察者的观察位置,可将3D光场显示系统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观察者和投影仪阵列分别位于屏幕的不同侧为透射式;观察者和投影仪阵列分别位于屏幕的同一侧为反射式。其中,透射式布局的图像更为明亮,可适应亮度较高的场所,如室外;而反射式布局图像背景更清晰,亮度相对较暗。
现有3D光场显示系统的幅面受投影仪的投射比(投影距离与画面宽度的比值)限制,由于需要保证图像质量,小投射比比较困难。若需要较大的幅面,则需要较大的投射距离,这样将会导致3D光场显示系统的占地空间较大。而且,现有3D光场显示系统的屏幕不可转动,不能够调节方向,用户观看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投影阵列的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投影占用空间大或者投影幅面小、以及观看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投影阵列的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安装于安装柜内,其中,所述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包括投影阵列、平面反射镜和屏幕,所述投影阵列、平面反射镜安装于所述安装柜内,所述屏幕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柜上端,所述投影阵列包括若干个安装于圆弧段支架上的投影仪,所述平面反射镜设置于所述投影阵列的光路上,所述屏幕上设置有全息扩散膜和反射膜,所述投影仪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平面反射镜反射,并投影至所述屏幕处生成三维图像。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投影仪沿着所述圆弧段支架中心间隔1°到2°。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沿着所述平面反射镜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柜设置有出射窗以供所述投影仪发出的光线穿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反射式3D光场显示系统通过在所述投影阵列的光路上设置平面反射镜,将投影仪发出的光线经平面反射镜反射,并投影至屏幕处生成三维图像,增加了投射距离,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扩展显示系统的幅面,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而且屏幕可转动安装于安装柜上端,屏幕上设置有反射膜,用户能够通过转动屏幕调整观看角度,便于使用,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0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