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模板、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及注塑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47743.7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言刚;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6;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路路 |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模板 永磁 快速 系统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模板、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及注塑机,磁力模板包括磁基板、设置于磁基板上的若干磁极、用于对充退磁的脉冲电流进行检测的磁极充磁电流检测传感器、用于对充磁强度进行检测的若干磁通量传感器、用于对模具与磁力模板之间距离进行检测的距离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模具与磁力模板板面是否贴合,可保证在模具与磁力模板贴合状态下进行充退磁操作;通过检测充磁强度及充退磁脉冲电流,可保证充磁达到安全值;通过对模具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避免异常退磁导致模具脱落;通过以控制器输出信号与注塑机模式开关信号联锁控制注塑机,可保证注塑机在安全情况下运行;可避免设备损坏,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磁力模板、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在注塑机注塑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模具,传统的换模方法是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拆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利用磁力进行换模的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通过磁力模板对模具进行充退磁,利用磁力作用来夹紧和松开模具,从而解决注塑机模具拆装费时费力的问题,可大大提高换模效率。目前,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注塑机上,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在合模过程中,若模具充磁磁力无法达到要求,模具可能会发生移动甚至脱落,造成模具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设置磁力检测装置对充磁情况进行检测,以保证生产安全。目前,现有技术的检测方式仅对磁力模板上方空间的磁场情况或磁通量值进行检测,未能全面考虑到其它可能导致模具充磁不足或异常退磁的情况,因此,生产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避免充磁不足,保证充磁达到安全值,同时可避免异常退磁导致模具脱落,可避免设备损坏,保证安全生产的磁力模板、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及注塑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力模板,包括有磁基板、设置于磁基板上的若干磁极、用于对充退磁的脉冲电流进行检测的磁极充磁电流检测传感器、用于对充磁强度进行检测的若干磁通量传感器、用于对模具与磁力模板之间距离进行检测的距离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模具背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控制器通信连接磁极充磁电流检测传感器、磁通量传感器、距离检测传感器及温度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磁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具与磁力模板是否贴合进行检测的若干贴合检测传感器,若干贴合检测传感器设置于磁极上,贴合检测传感器通信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采用接近传感器,设置于磁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极充磁电流检测传感器设置于磁极上,每个磁极上均设置有磁极充磁电流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磁通量传感器设置于磁极上,若干磁通量传感器分布在磁基板上的不同磁极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设置于磁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模板还包括有报警装置,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磁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模具定位的定位环。
一种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包括有电控永磁吸盘,所述电控永磁吸盘包括定模侧磁力模板和动模侧磁力模板,定模侧磁力模板和动模侧磁力模板采用上述的磁力模板。
一种注塑机,包括上述的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及用于控制注塑机在注塑和换模状态之间切换的注塑机模式开关,所述磁力模板上设置有一用于控制允许或停止注塑机自动运行的常开触点,该常开触点同时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和注塑机模式开关信号电连接,控制器输出信号与注塑机模式开关信号联锁控制所述常开触点的输出状态。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47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多尺寸安装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底座
- 下一篇:观光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