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6361.6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沃茨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F16K3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7 | 代理人: | 林大伟 |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阀门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包括折叠机构和快装机构,通过设置了折叠机构在移动杆内部,设置橡胶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等部件的防护效果,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带动效果,设置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时的固定限位效果,通过设置了快装机构在折叠杆内部,设置带动杆和第二移动杆,有利于提高对连接组件的控制效果,设置受压弹簧和卡槽,有利于提高对连接组件之间的快速连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阀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操作杆指的是对阀门的开合动作进行控制的机械组件。
现有装置在操作时,需要携带各种类型的操作杆,且由于阀门的深浅和规格类型均不相同,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阀门操作杆进行组装和拆卸,耗费了大量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每次工作时需要带上较多不同规格的操作杆,使得运输成本较高,同时现有装置体积较为庞大且单一,在使用和运输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该装置包括主杆身、第一魔术贴、固定板、拉动手柄、移动杆、折叠机构、折叠杆、第二魔术贴、快装机构、操作头和连接组件,所述主杆身底部中侧与第一魔术贴粘黏连接,所述主杆身顶部与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内部滑槽与拉动手柄滑动连接,所述主杆身内槽与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下方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顶部中侧与第二魔术贴粘黏连接,所述折叠杆右端设有操作头,所述操作头左端面与连接组件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折叠杆右端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机构设于移动杆外侧,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橡胶套、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第一连杆、连接轴、第二转轴、第二连杆、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移动杆外侧底部与橡胶套螺栓连接,所述橡胶套与折叠杆外侧左端与与橡胶套螺栓连接,所述移动杆上下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槽壁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或者顶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侧面与第一连杆顶部杆头焊接,所述第一连杆中侧通孔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底部杆头与第二转轴外侧面焊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折叠杆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第二连杆中侧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顶部杆头与第三转轴外侧面焊接,所述第三转轴与移动杆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底部杆头与第四转轴外侧面焊接,所述第四转轴上下两侧均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设于折叠杆上下两侧的内壁,所述快装机构设于折叠杆右端。
优选的,所述快装机构包括第三滑槽、带动杆、第二移动杆、受压弹簧和卡槽,所述折叠杆右端设于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槽与带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杆右端中侧与第二移动杆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右端与连接组件左端通孔壁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杆右端中侧与受压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受压弹簧与折叠杆内壁弹性连接,所述折叠杆右端通槽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槽壁与连接组件的卡接珠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呈规格为8CM的方形筒状,且橡胶套的最大延伸角度区间为0~18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呈开口直径为10CM的凹字形,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自上而下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外侧面共设有两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连接轴与折叠杆端面呈平行关系。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内部的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与折叠杆内部的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以连接轴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带动杆与第二移动杆呈垂直关系,且第二移动杆长度与折叠杆右侧通槽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沃茨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沃茨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63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