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胎面辅机后压辊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3720.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邦;孙小丹;勇乐;李金生;李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8 | 分类号: | B29D30/28;B29D3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266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胎面辅机后压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胎面辅机后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中间体、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第二调节体分别对称的位于中间体两侧,且第一调节体位于中间体与第二调节体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体由多个子调节体组件,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端部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中辊体由一体式结构变为分体式结构,以匹配胎面中间平台和肩内斜坡,提高压合效果,避免产生冠泡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胎面辅机后压辊。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对轮胎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子午线轮胎在使用性能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能,使子午线轮胎市场的需求量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国内各轮胎厂不断增大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能力。随着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增大,子午线轮胎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质量的问题。其中,胎冠部位的气泡是严重影响子午线轮胎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胎冠部位是由不同的半成品部件组成,在压合过程中易产生气泡。
现有的辅机后压辊分为两种结构,一种为纺锤形,中间部位凸起且比较尖锐,压合时只是中间部位进行有效压合,边部气泡未得到压合,气体未排除。另一种后压辊宽度较宽,直接将胎面边部与带束层压合,胎面肩内点无法压合,气泡无法排出导致冠泡。此外,同一台成型机生产不同型号胎胚时,由于不同型号的胎面尺寸及形状差异大,导致后压辊无法满足排气要求,产生胎冠气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胎面辅机后压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胎面辅机后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中间体、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第二调节体分别对称的位于中间体两侧,且第一调节体位于中间体与第二调节体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体由多个子调节体组件,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端部设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多个子调节体的宽度相同,相邻的子调节体之间相互贴合。
进一步,所述多个子调节体之间相互独立,便于增减子调节体的数量。
优选的,所述子调节体设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中间体与第一调节体的宽度和等于胎面中间平台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倒角的角度等于胎面肩内斜坡角度,根据胎面肩内斜坡角度选择不同角度的第二调节体。
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体远离中间体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用于将辊体固定于辊轴上。
进一步,所述中间体、第一调节体、第二调节体与辊轴均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辊体由一体式结构变为分体式结构,以匹配胎面中间平台和肩内斜坡,提高压合效果,避免产生冠泡现象。
2、通过调节子调节体的数量调整辊体宽度,通过选择不同角度的第二调节体调整辊体倒角角度,以满足不同型号的胎面压合要求,适用范围广。
3、仅需松开两侧的紧固螺母,便可以增减子调节体的数量、替换不同角度的第二调节体,快速匹配胎面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胎面的压合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1-中间体、2-第一调节体、3-第二调节体、4-辊轴、5-紧固螺母、6-子调节体、7-倒角、8-胎面中间平台、9-胎面肩内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3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环保型的消防灭火装置
- 下一篇:填埋场渗滤液液体实时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