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2385.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文;曹春春;梁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阜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30;B29C65/48;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佩佩 |
地址: | 22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叶片 合模防 错位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前缘和后缘均设有向外延伸的上模棱台,所述上模棱台远离上模的一端设有上模分模面;所述下模的前缘和后缘均设有向外延伸的下模棱台,所述下模棱台远离下模的一端设有下模分模面;所述上模棱台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棱台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适应配合;所述上模分模面与下模分模面为可分离结构;通过在模具的上模与下模棱台上加工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精准定位模具的上模、下模的相对位置,从而解决了合模时,模具容易错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合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是由两个半壳体组成的中空结构的壳体,通过模具液压翻转装置将上模与下模两个半壳体沿着前缘和后缘胶合在一起。在合模过程中,由于模具的钢架变形、模具玻璃钢变形、模具液压翻转错位三者之间的累积性误差很容易导致错位现象的产生,粘接过程中可能造成叶片上下壳体存在错位的现象。叶片粘接后产生的壳体错位属于比较大的缺陷,维修困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风电行业模具合模防错位措施仅采用模具钢架自带的锁紧机构,其容易受钢架变形影响,很容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通过在模具的上模与下模棱台上加工相互配合的限位装置,精准定位模具的上模、下模的合模位置,从而解决了模具合模时,上模和下模容易错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前缘和后缘均设有向外延伸的上模棱台,所述上模棱台远离上模的一端设有上模分模面;所述下模的前缘和后缘均设有向外延伸的下模棱台,所述下模棱台远离下模的一端设有下模分模面;所述上模棱台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棱台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适应配合;所述上模分模面与下模分模面为可分离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和凹槽均为弧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分模面和下模分模面呈外扩状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沿着凸起和凹槽的弦长布设过渡平台,所述过渡平台布设在凸起靠近上模棱台的一端和凹槽靠近下模棱台的一端,所述上模和下模同侧布设的过渡平台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和下模同侧布设的过渡平台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间隙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模分模面远离上模棱台的一侧、下模分模面远离下模棱台的一侧均布设分离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通过上模棱台凹下,下模棱台凸起的方式,通过合模后组合在一起,防止模具合模时产生错位现象,且本防错位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适合目前的风电叶片成型模具使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的限位机构,采用弧面状的凹凸配合结构,易于合模且容易清理槽内异物;
3、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的限位机构,在合模作业时,兼具模具的轴向和弦向定位功能,防止模具错位,降低模具合模误差,提高模具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合模防错位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限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尺寸设计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阜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阜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2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