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流微电网用多拓扑直流电压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1328.8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牛玺童;韩非;李鹏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飞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孙路生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流 电网 拓扑 电压 变换器 | ||
一种新型直流微电网用多拓扑直流电压变换器,包括功率层、传输层、调理层和控制层,功率层通过传输层连接调理层;功率层包括七个接线端子、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三接线端子的引脚分别连接在第一电容的一端和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的AC侧,第四接线端子的引脚分别连接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和第六接线端子,第六接线端子的引脚连接第二电容,第五接线端子的引脚分别与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和第二电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一种不仅可以进行boost升压控制、buck降压控制、升压双向变换、降压双向变换、并联扩容结构的功能变换,而且可以进行快速、安全的直流电压变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压变换器的开源科研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直流微电网用多拓扑直流电压变换器。
背景技术
直流微电网以其控制结构简单、转换次数少等优势,能更高效可靠地接纳风、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及其他直流用电负荷,而直流电压变换器作为直流微电网的关键器件,以其可进行直流电压变换、双向电流控制、升降压控制逻辑简单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直流光伏并网系统、直流升压控制系统、直流降压控制系统、直流储能系统、大功率直流输送等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场合,研究者们不仅要求底层开源,更关键的是,希望变换器能进行升压、降压的单向及双向能量流动,另外也日渐青睐于研究一种功率器件并联以进行容量扩充的结构。
而在现有的底层开源变换器中,首先,大都单独地分为了直流升压变换器、直流降压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等等功能单一的设备,这对于研究者们进行多项拓扑的研究是不便利的,同时也要占用实验室的很多空间。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少数具有某两种功能集合的开源设备又存在着更换困难、线束杂乱的问题;另外,在某些具备功率双向流动的设备中,由于PWM信号同时开放了上下桥信号,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死区设置,若果设置不当,会引起功率管炸掉的情况。同时这些问题构成了初学者的应用障碍,对于科研成果的迭代也是极为不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直流微电网用多拓扑直流电压变换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引入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PWM信号处理及配置说明来进行控制优化,从而实现一种不仅可以进行boost升压控制、buck降压控制、升压双向变换、降压双向变换、并联扩容结构的功能变换,而且可以进行快速、安全的直流电压变换。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直流微电网用多拓扑直流电压变换器,包括功率层、传输层、调理层和控制层,所述功率层通过传输层连接调理层,所述调理层的输出端与控制层相连接;
所述功率层包括第一接线端子S1、第二接线端子S2、第三接线端子S3、第四接线端子S4、第五接线端子S5、第六接线端子S6、第七接线端子S7、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S1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S2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端子S3的1号引脚、2号引脚和3号引脚均连接在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四接线端子S4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四接线端子S4的2号引脚分别与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的E极和第六接线端子S6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六接线端子S6的1号引脚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五接线端子S5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五接线端子S5的1号引脚分别与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的C极和高压侧正极端H+,所述接线端子S3的4号引脚、5号引脚和6号引脚分别连接三相两电平IGBT半桥功率模块的AC侧,所述第七接线端子S7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相连接,且所述第七接线端子S7的2号引脚连接高压侧负极端H-,所述第一接线端子S1的1号引脚和第二接线端子S2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低压侧的正极端L+和负极端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飞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商飞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1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抽芯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调节装置及三维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