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性脑梗死取栓病人体位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7908.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杰;钟明;庞睿娟;王锋;吴长川;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杰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G1/003;A61G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刘毓珍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性 脑梗死 病人 体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性脑梗死取栓病人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椭圆抓手,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椭圆抓手,所述椭圆抓手为开设在固定板上的椭圆形的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手臂束缚部,所述固定的中部设有腰部束缚部,所述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下肢束缚部;本实用新型包括多组束缚部,能够从多个位置对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进行固定,约束带的与患者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急性脑梗死取栓病人体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脑梗死患者取栓手术,多采用局麻或者镇静(采用全麻耽误时间而且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及医疗费用),局麻或者镇静下患者容易躁动、增加手术风险及手术时间、增加医护人员及患者接触射线时间,普通约束带约束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性脑梗死取栓病人体位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急性脑梗死取栓病人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椭圆抓手,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对称设有所述椭圆抓手,所述椭圆抓手为开设在固定板上的椭圆形的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手臂束缚部,所述固定的中部设有腰部束缚部,所述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下肢束缚部。
进一步地,固定板的顶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颈拖,所述颈拖的端部设有头拖,所述头拖上设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手臂束缚部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手臂束缚安装孔,每个手臂束缚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手臂约束带,每组手臂约束带中其中一个设有第一卡凸,另一个设有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腰部束缚部包括两个沿固定板中线对称分部的腰部束缚安装孔,每个腰部束缚安装孔中固定安装有腰部约束带,其中一个腰部约束带端部设有第二卡凸,另一个腰部束缚带上设有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肢束缚部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下肢束缚安装孔,每个下肢束缚安装孔中固定安装有下肢约束带,每组下肢约束带中其中一个下肢约束带端部设有第三卡凸,另一个下肢约束带上设有第三卡槽。
进一步地,两个腰部束缚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小于同一组手臂束缚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如下:
多组束缚部,能够从多个位置对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进行固定,约束带的与患者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加均匀;
多位置固定,固定的效果更好;
卡凸和卡槽的配合便于快速操作和使用;
颈拖和头拖,对患者的支撑更加全面;
椭圆抓手,便于搬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性脑梗死取栓病人体位固定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固定板1、头拖2、颈拖3、手臂约束带4、第一卡凸5、手臂束缚安装孔6、第一卡槽7、椭圆抓手8、第二卡凸9、腰部约束带10、第三卡凸11、第二卡槽12、第三卡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杰,未经沈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7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前教育用儿童协调能力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晶圆存储充气的自膨胀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