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1766.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6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胜;刘洪才;贾文增;董霖;杨博义;刘树;梅凯;葛廷武;王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23 | 分类号: | H01S3/23;H01S3/10;H01S3/109;H01S3/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宽可 调节 激光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包括:两路倍频激光器,每路所述倍频激光器上分别电连接有调Q驱动源,每路所述倍频激光器包括倍频晶体;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分别与两个所述调Q驱动源电连接,以调节两个所述调Q驱动源的输出延时;合束模块,所述合束模块位于两路所述倍频激光器的下游,用于对两路所述倍频激光器输出的线偏振信号光进行双路合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采用腔内倍频和双路偏振合束的方式,通过上位机对两路调Q驱动源的相对延时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了合束光脉冲脉宽的大范围、精准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高亮度半导体侧面泵浦激光技术、调Q技术及非线性频率转换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固态激光器正朝着高功率、高稳定性、宽波段、可调谐的方向取得不断突破。以半导体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军事国防、激光医疗、激光加工和激光显示等领域。同时,行业的发展对激光器性能的可靠与稳定性,操作方便性、结构紧凑便携性、工程化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某些应用场合,如对铝、铜及其合金、复合材料等进行焊接、切割或精密加工时,不仅需要激光器实现脉冲输出,而且要求激光脉宽可大范围精确调节,从而提高材料的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然而,现有的脉宽调节技术普遍存在调节范围窄、精度低,结构复杂、装调难度大,功率不足和稳定性差等明显不足,且实际的应用场景对激光的工作波长范围和偏振方式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可对激光脉宽实现大范围、精密调节的倍频激光器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脉宽调节范围窄、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脉宽可调节的激光器组件,包括:两路倍频激光器,每路所述倍频激光器上分别电连接有调Q驱动源,每路所述倍频激光器包括倍频晶体;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分别与两个所述调Q驱动源电连接,以调节两个所述调Q驱动源的输出延时;合束模块,所述合束模块位于两路所述倍频激光器的下游,用于对两路所述倍频激光器输出的线偏振信号光进行双路合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路所述倍频激光器包括:按照光路传播方向按顺序依次设置的后腔镜、偏振元件、第一调Q开关、DPSS泵浦增益模块、第二调Q开关、谐波镜、倍频晶体和输出腔镜,其中,所述第一调Q开关和所述第二调Q开关在垂直于所述光路传播方向的平面中互相垂直正交设置;所述DPSS泵浦增益模块距离所述后腔镜和所述输出腔镜的光程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Q驱动源分别与所述第一调Q开关和所述第二调Q开关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调Q开关和所述第二调Q开关的开闭,所述第一调Q开关和所述第二调Q开关为声光开关或电光开关,并且所述第一调Q开关和所述第二调Q开关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或水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腔镜上镀有基频光的高反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谐波镜的第一端面上镀有基频光的高透射膜,并且第二端面上镀有倍频谐波的高反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倍频晶体靠近所述输出腔镜设置,且所述倍频晶体为非线性LBO或BBO晶体,所述倍频晶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均镀有基频光和倍频谐波的增透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腔镜的第一端面上镀有基频光的高反射膜,并且第二端面上镀有倍频谐波的高透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DPSS泵浦增益模块采用二极管阵列侧面泵浦结构,并且所述DPSS泵浦增益模块的散热方式采用水冷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1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