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贴胶结构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1502.7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胶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贴胶结构及电池,电池贴胶结构包括电芯、顶部胶带、底部胶带和侧边胶带,电芯呈长条形且电芯的极片层叠设置,侧边胶带捆扎在电芯的外周,侧边胶带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电芯的长度方向,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均呈n形,且分别粘贴在电芯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均与侧边胶带部分交叠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贴胶结构及电池,侧边胶带呈环形捆扎在电芯的外周,使得电芯的各个叠片在捆扎位置受力均匀,且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均与侧边胶带交叠设置,相互交叠的胶带粘贴更加牢固,可以减小胶带经电解液浸泡后脱胶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贴胶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软包叠片式锂离子电池主要有Z字形叠片和卷绕式叠片两种。Z字形叠片主要是先将正负极极片分别通过分条、模切工序,制成具有极耳的单片极片。层叠时,隔膜呈Z字形来回叠绕,正负极片分别交替叠放于隔膜中间,进行分隔,叠片完成后在顶侧边贴上终止胶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层叠体。层叠体再经过极耳焊接和铝塑膜封装工序组装成一只完整的软包电池。
叠片式软包电池的层叠体过于松散,不够稳固,均需要通过贴终止胶来进行紧固。一般地,其贴胶结构大都是采用三部位贴胶方式,即顶部贴胶、侧边贴胶和底部贴胶。终止胶带呈n型缠绕在层叠体的正反面两侧,正反面的胶带长度一致且对称。该贴胶结构用于紧固层叠体,①其在贴胶点处受力较大,整体受力不均衡,表面的平整度较差;同时,贴胶处的胶带使隔膜向上下左右四个边缘方向拉伸,②导致层叠体边缘的贴胶区域偏紧,而中间的未贴胶区域偏松,导致正负极片的接触不够紧密。尤其是在层叠体被组装成电池后,经过电解液浸润和充放电膨胀,③正负极片的接触会更差,最终影响电池的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另外,④n型且互不交联的贴胶缠绕方式粘贴不够牢固,起胶后易与铝塑膜相粘连,影响软包电池的顶侧封效果。尤其是在注液后,胶带经电解液浸泡更易脱胶,导致终封抽真空时,胶带粘连在待封区域的铝塑膜上,导致终封封口不良,电池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贴胶结构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贴胶结构存在的层叠体正负极片接触不够紧密、粘贴不够牢固且容易脱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贴胶结构,包括电芯、顶部胶带、底部胶带和侧边胶带,所述电芯呈长条形且所述电芯的极片层叠设置,所述侧边胶带捆扎在所述电芯的外周,所述侧边胶带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所述顶部胶带和所述底部胶带均呈n形,且分别粘贴在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顶部胶带和所述底部胶带均与所述侧边胶带部分交叠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侧边胶带捆扎在电芯的外周,使得电芯的各个叠片在捆扎位置受力均匀,叠片的边缘和中间均受到侧边胶带的挤压,不会出现极片中部较松的情况,使正负极片的接触更加紧密。电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粘贴的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均呈n形,使电芯的顶端和底端均被粘贴固定,叠片不易在顶端和底端松散。而且,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均与侧边胶带交叠设置,相互交叠的胶带粘贴更加牢固,可以减小胶带经电解液浸泡后脱胶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胶带和所述底部胶带的两端均被所述侧边胶带覆盖。
上述实施例中,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的端部被侧边胶带覆盖,使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的端部均不外露,从而使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在侧边胶带的限制下贴紧于电芯的表面,于是可以防止顶部胶带和底部胶带的端部起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边胶带为段状,且所述侧边胶带的两端相互交叠设置,使所述侧边胶带呈环形。
通过将侧边胶带的首端和尾端相互重叠,至少能够防止其中一端起胶,而且还能使电芯中部极片更紧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边胶带的两端的交叠处设置于所述电芯的正面或者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1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余热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脚踩冲水延时阀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