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余热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1310.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9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光超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F24C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余热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余热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换热水箱以及沿烟气行进路径依序布置的进口管、换热套、换热盘管以及废气排出管;所述换热套位于所述换热水箱的腔体内,进口管贯穿换热水箱并连通换热套的进口;换热套与换热盘管同轴布置,且换热套的出口连通换热盘管的进口;换热盘管的出口连通废气排出管。本实用新型能在满足炉灶正常加热需求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对炉灶内余热的高效率利用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余热换热器。
背景技术
炉灶的具体结构形状有很多,主要表现在燃气具上的不同,目的都是用于提高燃气利用率,并提升工作效率。由于炉灶的燃烧火焰很旺,燃烧产生的废气高温很高,普通的炉灶所产生的高温烟气会直接由炉灶炉膛排烟口排出,不仅使得热能白白浪费,也造成了灶台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后来,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在炉灶上增加余热利用设备,大多都是粗劣的在炉膛排烟口处设置水冷盘管,以便通过导热方式来加热位于水冷盘管内的冷水并逐渐使之成为热水引出。上述设计方式解决了余热利用问题。然而,一方面,传统余热利用设备独立性过强,所引出的热水往往直接输送至厨房的其他部位处,与炉灶自身结构的关联性低。另一方面,理论上,在炉膛正常工作时,对满足炉灶正常加热需求前提下的额外热量利用越足,自然余热利用效率也就越高。传统的余热利用锅灶仅着重于对排烟口区域布置水套或水环,从而进行“气包水”式的加热,加热效率往往不高。是否能寻求一种构造简单使用的新型的锅灶余热利用系统,以期在满足炉灶正常加热需求的同时,能最大化的实现对炉灶内余热的高效率利用目的,为本领域一直以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型余热换热器,能在满足炉灶正常加热需求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对炉灶内余热的高效率利用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型余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水箱以及沿烟气行进路径依序布置的进口管、换热套、换热盘管以及废气排出管;所述换热套位于所述换热水箱的腔体内,进口管贯穿换热水箱并连通换热套的进口;换热套与换热盘管同轴布置,且换热套的出口连通换热盘管的进口;换热盘管的出口连通废气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换热套外形呈开口朝上的杯体状,且换热套的杯底处贯穿开设有孔径小于换热套杯口口径的贯通孔,从而使得换热套的顶部杯口及底部的贯通孔共同组合形成贯通状的可供换热水箱内水液循环通行的导流腔。
优选的,换热套的顶端外壁处布置汇烟盒,汇烟盒的盒腔连通换热套的套腔,该汇烟盒构成所述换热套的出口。
优选的,所述换热水箱的外壁外形呈上粗下细的二段式阶梯轴状,换热盘管同轴盘绕于换热水箱的大直径段所在的箱腔内,换热水箱的小直径段处径向伸出连通自身箱腔的水包管,所述进口管同轴的布置于水包管内。
优选的,该通用型余热换热器还包括连通换热水箱的顶部出口的蒸汽排出管;废气排出管先同轴的经由蒸汽排出管的管腔铅垂向上延伸后,再水平贯穿蒸汽排出管管壁并穿入位于旁侧的补水箱箱腔内,随后再穿出补水箱并形成排废口,补水箱和水包管之间通过补水管路彼此连通。
优选的,换热水箱的上方设置蒸汽箱,蒸汽箱的底面与换热水箱的顶面之间通过回水管和所述蒸汽排出管连通彼此,蒸汽排出管用于将蒸汽由换热水箱内引出并导入蒸汽箱,再经由蒸汽箱的蒸汽出口排出至外部设备,回水管用于将蒸汽箱内冷凝水返流至换热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蒸汽箱内的可供蒸汽排出管的顶端穿入的连通孔上设置水汽分离挡板;所述水汽分离挡板固定在连通孔的一侧,且水汽分离挡板先铅垂向上延伸后,再横向的延伸至连通孔的正上方处;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水汽分离挡板上方或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光超,未经夏光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1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膏剂预处理工序辅料加入装置
- 下一篇:电池贴胶结构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