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壳系统及核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9531.X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1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盛美玲;宿健;丘锦萌;王小希;唐辉;李凌杰;吴松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2 | 分类号: | G21C15/12;G21C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系统 核电站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壳系统及核电站,安全壳系统包括:安全壳壳体、冰室和换热器,安全壳壳体内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通过冰室与第二容置腔连通,换热器设置于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的蒸汽经过冰室进入第二容置腔,冰室对第一容置腔内的蒸汽进行冷却,进入第二容置腔后,由换热器进行冷却。事故工况下,第一容置腔内产生大量高温蒸汽,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使得第一容置腔内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冰室进入第二容置腔,经过冰室的冷却作用,降低第一容置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冷却后的蒸汽和不可凝气体进入第二容置腔后,由换热器进行冷却。这样,简化了安全壳系统的设计,达到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壳系统及核电站。
背景技术
安全壳即核反应堆安全壳,将内部容纳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部分安全系统与外部环境隔离,安全壳能实现构成保护屏障的功能。因此,安全壳需要在出现事故时能够承担内部的高温高压,以确保安全壳完整,避免放射性物质外泄。比如,在出现一回路主管道断裂或主蒸汽管道断裂等事故时,为确保安全壳能够承受内部的高温高压,安全壳通常采用足够高的设计压力和足够大的自由容积满足上述要求。然而,扩大安全壳的自由容积或提高安全壳设计压力都会导致安全壳的成本过高。
可见,现有的安全壳存在设计压力高,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壳系统及核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壳设计压力高、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壳系统,包括:安全壳壳体、冰室和换热器,所述安全壳壳体内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通过所述冰室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蒸汽经过所述冰室进入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冰室对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蒸汽进行冷却,进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后,由所述换热器进行冷却。
可选地,还包括换料水箱,所述换料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还设置有一回路设备隔间,所述换料水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冰室连通,所述换料水箱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一回路设备隔间连通。
可选地,所述一回路设备隔间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其他设备隔间交错设置,并对所述其他设备隔间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封堵;
所述一回路设备隔间设置有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
可选地,还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设置于所述安全壳壳体外表面,所述换热器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冷却水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冰室上开设有第一单向门和第二单向门,所述第一容置腔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门与所述冰室连通,所述冰室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冰室由保温材料进行封闭。
可选地,所述冰室内填充冰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包括上述的安全壳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事故工况下,第一容置腔内产生大量高温蒸汽,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使得第一容置腔内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冰室进入第二容置腔,经过冰室的冷却作用,降低第一容置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冷却后的蒸汽和不可凝气体进入第二容置腔后,由换热器进行冷却。这样,简化了安全壳系统的设计,达到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9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引风式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 下一篇:封装外壳、氢气循环泵和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