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调光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7114.3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坛;郁舒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47/185 | 分类号: | H05B47/185;H05B47/10;H05B4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王纯洁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智能 调光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调光灯电路,包括按键信号发送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按键信号发送模块包括按键电路和发送端控制电路,所述按键电路与发送端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过零检测电路、调光电路和接收端控制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和调光电路均与接收端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发送端控制电路与接收端控制电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供电线传输控制信号,无需铺设专用通信线,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在极大地简化了施工复杂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能够智能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调节,按需供电,节省电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调光灯电路。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数量获得了飞速的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照明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照明领域的能源消耗在总的能源消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节约能源和提高照明质量是当务之急。照明用电作为电力消耗的重要部分,已经占到了电力消耗的10%左右,并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用电还将不断增加。传统照明技术受到了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对照明技术的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能源的紧缺,国家对照明节能越来越重视,新型的照明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以满足使用者节约能源、舒适性、方便性的要求。
随着照明设备和照明技术的发展,照明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成为当今照明控制发展的潮流,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照明控制和管理仍然采取相对落后的模式,传统控制方式以手动为主,仅能实现简单的开关控制,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对照明设备进行精确亮暗调节。由于不合理照明导致照明电力资源浪费严重,普遍存在着过度照明和不合理照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照明设备没有亮度调节功能,存在着过度照明情况,导致能源浪费。另外,传统通信方式需要铺设专用的线缆,施工过程复杂繁琐,成本较高,扩展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调光灯电路,本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调光灯电路采用电力供电线传输控制信号,无需铺设专用通信线,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在极大地简化了施工复杂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能够智能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调节,按需供电,节省电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调光灯电路,包括按键信号发送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按键信号发送模块包括按键电路和发送端控制电路,所述按键电路与发送端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过零检测电路、调光电路和接收端控制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和调光电路均与接收端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发送端控制电路与接收端控制电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送端控制电路采用STC89C52RC芯片U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按键KEY1、按键KEY2、按键KEY3、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按键KEY1的一端同时与STC89C52RC芯片U1的P2.0引脚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KEY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按键KEY2的一端同时与STC89C52RC芯片U1的P2.1引脚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KEY2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按键KEY3的一端与STC89C52RC芯片U1的P1.7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EY3的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3的一端和地线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收端控制电路采用STC89C52RC芯片U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7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加工用固定工装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定位保温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