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倾倒的自动化沉降观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47578.8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倪靖宇;张多;刘辉;于蕴泽;冉少鹏;艾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H04L12/40;H04Q9/00;H04W4/38;H02J7/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倾倒 自动化 沉降 观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观测地面沉降的防倾倒自动化沉降观测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端、采集端、云服务器和远程终端四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地面沉降数据的实时观测采集和远程查询管理。其中传感器端埋入工程区地面以下,使其避免倾倒,且免遭施工干扰破坏;同时自动化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功能,使沉降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定时采集工作受到场地和天气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传统沉降盘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为及时高效的施工管理提供了高科技支撑,也为准确计量填筑工程量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倾倒的自动化沉降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向东部沿海城市聚集,使得沿海城市人口日趋密集,用地日益紧张,土地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尤其是港口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与此同时,我国一直以来有着极为严格的建设用地管理机制以及耕地红线保护政策,这就导致各地政府向海要地的冲动异常强烈。根据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域使用管理公报》,自2000 年至2015年,我国填海造地累计确权面积达11万公顷,其中仅2009年一年全国围海造地确权面积就达到1.8万公顷,为我国有史以来围海造地面积最大的一年。
围海造地常用的两类工艺分别为水力吹填和陆上回填,此类工程的显著特点是单体项目面积广、填筑方量大,通常单个项目的造地面积在2~3平方公里,造地填筑方量在1000~1500万方之间。同时,我国大部分海岸线均为淤泥质海岸底质,原状岸滩表层沉积物较厚,天然空隙比较大,压缩性较强,在围海造地填筑施工过程之往往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地面沉降。工程为填筑达到规划交工验收标高,这些沉降量成为了回填工程填筑总量里的一部分。按照单个项目面积2平方公里,造地填筑量1000万方测算,若沉降量计量误差 10cm,总方量的误差值即可达到20万方,按照通常20元/方的单价核算,工程费用的误差即可达到400万元,数额巨大。因此如何对造地沉降量进行准确计量,成为了水运和岩土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规范和成熟经验,通常使用沉降盘作为填筑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观测设备,该设备是在一个钢制圆盘上焊接一根可接高加长的测杆,通过水准或GPS设备量测杆顶高程变化来记录施工区的地面沉降量。这一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但在多年来的应用中发现其存在易倾倒、易受破坏、观测数据连续性差、人工采集数据受场地和天气影响严重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倾倒的自动化沉降观测系统,该系统将传感器端设备埋入地面以下,使其避免倾倒,免遭施工干扰破坏,工作时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地面沉降物理量,然后由转换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通讯线传递到采集端,再由采集端使用无线通讯网络将数据传递到云服务器,工程管理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和电脑网页客户端登录云服务器即可实时调取现场地面沉降观测数据,该系统使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定时采集工作受到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倾倒的自动化沉降观测系统,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传感器端、采集端、云服务器和远程终端,所述传感器端用于检测沉降位移参数并发送沉降信号,所述采集端接收所述传感器端发送的沉降信号进行读取和存储,并实时上传数据至所述云服务器;所述远程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远程通讯以实现远程控制与数据采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端包括位移传感器、第一CAN总线浪涌保护器、485变送器、CAN转换器和光伏发电装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地面沉降物理量,所述485变送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以将位移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485总线信号,所述CAN转换器与所述485变送器电性连接以将485信号转换为CAN总线进行传输,所述485变送器与所述第一CAN总线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以免受雷击浪涌影响,所述第一CAN 总线浪涌保护器与所述采集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7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增压泵
- 下一篇:一种粉碎机构便于拆装的鱼糜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