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充墙砌筑用卡接组件及主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46257.6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倪汝贤;廖榆;孙靖宜;张微涵;张灵;曾理;谢勇;尹胜;晏毅;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砌筑 用卡接 组件 主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填充墙砌筑用卡接组件及主体结构,所述卡接组件填充墙砌筑用卡接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与固定板的端面齐平,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椭圆形孔或腰形孔,所述固定板通过安装孔与膨胀螺栓配合实现安装在墙柱或顶梁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接组件与现有钢卡件相比,取消钢卡件两侧耳板,开孔位置由之前的耳板修改为固定板,能够避免施工后膨胀螺栓露在填充墙外侧,可以有效避免抹灰工作量增加;同时,将现有的圆形孔改为椭圆形孔或腰形孔,使膨胀螺栓可以调整位置避开主体结构内钢筋进行锚固,保证了填充墙的稳定性以及垂直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填充墙砌筑用卡接组件及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楼宇的结构为:地面以上主体结构为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支撑体系,楼板全部为钢筋楼承板;地面以下主体结构为钢管混凝土柱-砼梁-砼楼板体系。施工过程需要先完成主体结构和楼板施工,然后施工完成填充墙。
填充墙的主体采用砖砌而成,在砖砌之前需要在钢管混凝土柱和顶梁上设置一列钢卡件,钢卡件的作用是:使填充墙在地震作用力下具有更好的约束力,即通过钢卡件使得填充墙设置不容易被震垮。
现有的钢卡件设置有两个侧耳板,在侧耳板开设圆孔用于固定膨胀螺栓,如图1、图2所示,现有钢卡件存在以下缺陷:
1)、将在两侧耳板位置开孔以便膨胀螺栓固定在主体结构上,但是施工完成后膨胀螺栓螺帽部位将留在钢卡件外侧突出墙面2-3cm,对后期墙面抹灰收口工作增加不小的难度;
2)、开孔为圆孔,如果膨胀螺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主体结构内的钢筋阻碍,就有可能无法再继续往里打,从而无法保证膨胀螺栓的锚固深度,会对结构稳定性有所影响。会使得钢卡件不能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填充墙垂直度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填充墙砌筑用卡接组件,解决现有钢卡件固定后膨胀螺栓螺帽部位突出于墙面、易导致填充墙垂直度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填充墙砌筑用卡接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与固定板的端面齐平,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椭圆形孔或腰形孔,所述固定板通过安装孔与膨胀螺栓配合实现安装在墙柱或顶梁上。
本实用新型两个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填充墙的厚度,优选地,两个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为填充墙的厚度加5mm。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具体是指两个限位板相向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端面具体是指设置有限位板一侧的窄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接组件与现有钢卡件相比,取消钢卡件两侧耳板,开孔位置由之前的耳板修改为固定板,能够避免施工后膨胀螺栓露在填充墙外侧,可以有效避免抹灰工作量增加;同时,将现有的圆形孔改为椭圆形孔或腰形孔,使膨胀螺栓可以调整位置避开主体结构内钢筋进行锚固,保证了填充墙的稳定性以及垂直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耳板,将开孔位置由之前的耳板修改为固定板,将现有的圆形孔改为椭圆形孔或腰形孔,解决了现有钢卡件固定后膨胀螺栓螺帽部位突出于墙面、易导致填充墙垂直度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平行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安装孔与限位板之间的间距。
设置两个安装孔能提高同一个卡接组件安装的水平性。
进一步地,限位板的高度为100mm,所述固定板和限位板的宽度和厚度均相等。
进一步地,固定板和限位板的宽度为50mm,所述固定板和限位板的厚度均为4mm。
进一步地,固定板和限位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板和限位板之间为直角过渡或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6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