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释压的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6135.7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阮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谦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吴炳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它包括连接部件、膨胀囊体、充介质装置和释压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所述膨胀囊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件上并位于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待压迫部位之间;所述充介质装置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并用于向所述膨胀囊体中充入介质以使所述膨胀囊体膨胀并压迫所述待压迫部位;所述释压装置中具有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的释压通道,所述释压通道中连接有释压膜,所述释压膜上设有用于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中的介质的释压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释放膨胀囊体中的介质,避免手动放气减压的繁琐操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治疗、检查等完成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止血需要维持较长的时间并且止血的压迫力需要逐渐降低才能在实现有效止血的同时避免过度压闭血管。在现有技术中,止血的压迫力是通过膨胀囊体产生的,但是为了降低止血的压迫力,要求医护人员定时通过针筒经由单向阀回抽膨胀囊体中的气体以实现对膨胀囊体放气,放气过程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手工完成,使用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它能够自动释放膨胀囊体中的介质,避免手动放气减压的繁琐操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释压的止血器,它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在患者的待压迫部位上;
膨胀囊体,所述膨胀囊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件上并位于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待压迫部位之间;
充介质装置,所述充介质装置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并用于向所述膨胀囊体中充入介质以使所述膨胀囊体膨胀并压迫所述待压迫部位;
释压装置,所述释压装置中具有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的释压通道,所述释压通道中连接有释压膜,所述释压膜上设有用于缓慢释放所述膨胀囊体中的介质的释压孔。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连接部件的具体方案,所述连接部件为用于绑在待压迫部位上的绑带,所述膨胀囊体内置于所述绑带中。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释压膜的具体方案,所述释压孔为纳米孔和微米孔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释压膜为高分子膜或金属膜或生物膜。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释压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释压装置包括释压外壳;
所述释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释压外壳中;
所述释压膜连接在所述释压外壳上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释压外壳内的释压通道中。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释压外壳的具体方案,所述释压外壳包括上壳体和连接在所述上壳体上的下壳体,所述释压膜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释压装置还包括溢出囊体;其中,
所述释压通道的一端部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
所述释压通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溢出囊体连通。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充介质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充介质装置包括:
充介质管,所述充介质管的一端部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膨胀囊体相连通,所述充介质管的另一端部适于接入所述介质;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连接在所述充介质管中并用于防止所述膨胀囊体中的介质从所述充介质管中外流。
进一步为了感受所述膨胀囊体内的压力情况,所述充介质管中连接有位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膨胀囊体之间并用于感受所述膨胀囊体内压力情况的压力感受囊。
进一步,所述充介质装置和所述释压装置均通过一导管组件与所述膨胀囊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谦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谦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6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爬升式塔吊重量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蟹养殖循环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