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囊顶端平头开口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9637.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7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白云;梁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白云;梁志强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王媛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顶端 平头 开口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囊顶端平头开口引流管,涉及的是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折叠囊顶端平头开口引流管,包括尿管本体,其一端设置有引入口,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引入口连通的引出口;沿所述尿管本体设置有充囊通道;在所述尿管本体1的管壁上且靠近所述引入口设置有囊体,所述充囊通道与囊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至少为两个且独立设置,每个所述囊体膨胀后,分别呈向所述尿管本体外侧扩张的细长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管壁侧设置细长结构囊体能够避免尿管无意拉扯时囊体对膀胱、前列腺及尿道产生撕拉及撕裂;细长结构囊体起到应力缓冲的作用,能够避免患者移动时造成疼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折叠囊顶端平头开口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又称导尿管,用于导出膀胱内尿液。插尿管的目的是将尿液引流出来,适用于急性尿潴留、尿道外伤等无法自行排尿的情况。或手术之前,由于麻醉无法自行排尿,也是需要下尿管。特别是做盆腔或者下腹部的手术,例如剖宫产、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泌尿系统手术等。一般患者都是短时间内留置尿管,另外也有部分患者需长期留管。
使用时为防止尿管滑出,通常在尿管前端即插入端设置有一球囊,球囊环绕在导尿管周壁,通过球囊充气或充水膨胀,使其卡设在膀胱三角区处,进而实现尿管体内固定。(见图1所示)但现有球囊导尿管在临床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
1、球囊固定牢靠,但无意强行拉出尿管时,由于球囊强度高不收缩及不形变并且囊体过大,会对膀胱、前列腺及尿道产生撕拉及撕裂,造成组织出血及疼痛。(见图1所示)
2、球囊前段尿管预留过长:由于球囊会占用尿管插入端有效位置,所以插尿管见尿后仍需继续插入2cm--4cm才能对球囊进行充气。从盆腔核磁共振观察可见膀胱组织被尿道前端顶起;从腹腔镜腹腔观察尿情况可见尿管气囊前端顶起膀胱后壁;从膀胱镜观察可见膀胱后壁黏膜有直径约2.5cm大小的点状出血面b。(均参见图2所示)
3、球囊膨胀呈球状及端部尿管过长。膨胀后抬高尿管引流口,导致膀胱区域引流不畅:球囊膨胀后沿尿管整个周壁设置,球囊整体落入膀胱三角区并抬起尿管导致膀胱三角区引流不畅。通常10ml球囊可抬高约2cm的高度。(见图1所示)
因此,鉴于上述缺点,设计一种折叠囊顶端平头开口引流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尿管无意拉扯时,球囊对膀胱、前列腺及尿道产生撕拉及撕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折叠囊顶端平头开口引流管,包括尿管本体,其一端设置有引入口,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引入口1.1连通的引出口;沿所述尿管本体1设置有充囊通道;在所述尿管本体1的管壁上且靠近所述引入口设置有囊体,所述充囊通道与囊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至少为两个且独立设置,每个所述囊体膨胀后,分别呈向所述尿管本体1外侧扩张的细长结构。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囊体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尿管本体1的管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引入口开设在所述尿管本体1端部的断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尿管本体断面边缘设置有倒圆角结构或倒棱角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囊体朝向所述引入口的囊壁至所述引入口所在断面的距离为(2mm-10mm)。
作为优选,所述囊体膨胀后,所述囊体朝向所述引入口的囊壁凸出于所述引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引入口内安装有锥管状引导内鞘,其外壁与倒圆角结构或倒棱角结构相切拟合。
作为优选,所述尿管本体为硅胶尿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白云;梁志强,未经梁白云;梁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9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