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3493.X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珈群高效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45 | 分类号: | F25B41/45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姜宏艺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制冷剂 分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一个分别与所述制冷剂进管(2)和制冷剂主出管(3)相连通的分离容器(1);所述分离容器(1)还连通有制冷剂副出管(4);所述制冷剂进管(2)与分离容器(1)连通处的位置以及制冷剂副出管(4)与分离容器(1)连通处的位置均高于制冷剂主出管(3)与分离容器(1)的连通处位置。绝大部分的闪发气体和润滑油(润滑油比制冷轻的情况下)集中占用少量换热单元或者辅助换热单元,达到充分减少闪发气体和润滑油对蒸发器整体换热器的影响,使整体换热效率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热交换领域的分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液态制冷剂在节流过程中,伴有闪发气体的产生。比如在制冷空调直接膨胀系统中,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节流阀节流后会产生一定比例的闪发气体。由于闪发气体的存在,节流后的低压制冷剂在进入蒸发器的每个换热单元时,很容易导致供液不均匀现象,这种供液不均匀以及闪发气体的存在会影响到蒸发器的整体换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供液不均匀问题,现有技术的做法通常是在节流阀与蒸发器之间增加分液头,以期通过分液头将低压制冷剂均匀地分布到蒸发器的每个换热单元。这种增设分液头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蒸发器的整体换热效率。但由于作为现有技术的分液头只有均流作用,普遍存在以下主要不足: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和残留在制冷剂中的润滑油混合在低压制冷剂中,经过分液头一起进入到每个蒸发器的换热单元,特别是闪发气体的存在使换热器内表面形成的气膜及气液二相流产生较大阻力,严重影响到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另外,润滑油产生的油膜对换热器换热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将流经该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大部分闪发气体和比制冷剂密度小的润滑油从低压制冷剂中单独分离出来用于供至单独的换热单元或辅助换热器,尽量减少闪发气体和润滑油对换热器的整体换效果的影响,使主体换热单元的换热效果得到大幅提高进而改善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它包括制冷剂进管和制冷剂主出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分别与所述制冷剂进管和制冷剂主出管相连通的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还连通有制冷剂副出管;所述制冷剂进管与分离容器连通处的位置以及制冷剂副出管与分离容器连通处的位置均高于制冷剂主出管与分离容器的连通处位置。
优选地,制冷剂副出管与分离容器连通处的位置高于制冷剂进管与分离容器连通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分离容器,进入该分离容器的制冷剂在容器腔体内根据流体密度差异实现自动分离。密度较小的闪发气体和润滑油的绝大部分以及部分制冷剂经制冷剂副出管流入单独的蒸发器单元或单独的辅助蒸发器,而闪发气体和润滑油占比明显减小后的制冷剂经制冷剂主出管流入作为主蒸发器的蒸发器换热单元。通过采用闪发气体和润滑油集中占用少量换热单元或者辅助换热单元的方式,充分减少闪发气体和润滑油对蒸发器整体换热器的影响的目的,系统整体换热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在同样制冷量的情况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式制冷剂分配装置,蒸发器的面积可以缩小,减少对换热器材料的使用量和减少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容器,2:制冷剂进管,3:制冷剂主出管,4:制冷剂副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珈群高效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珈群高效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3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