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2003.4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旺;邹崇祺;梁博伟;何忠;庞中强;何维;高华筠;杨兵;陈正;叶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敬旺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跨越 肱骨 神经 拱形 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包括前端板、拱形板以及后端板,拱形板的一端与前端板固定连接,拱形板的另一端与后端板固定连接,前端板的长度小于后端板的长度,拱形板的中轴线与前端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度,拱形板的中轴线与后端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130度;前端板以及后端板的顶面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跨越桡神经,不需要游离桡神经,不必在桡神经下方通过钢板,又可防止钢板与桡神经产生摩擦引起损伤,故没有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伤残,患者尽快恢复到工作岗位,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
背景技术
在上臂的解剖结构中,肱骨体中下部的后面有一条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桡神经紧沿此沟经过,因此肱骨中下段骨折往往容易损伤桡神经。肱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需要游离出桡神经,在桡神经下方穿过钢板进行固定,容易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并且,现有的直行钢板必须在桡神经下方通过,钢板与桡神经容易产生摩擦引起损伤。目前国内没有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
因此上述反映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以解决现有直行钢板不便于肱骨骨折固定治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包括前端板、拱形板以及后端板,所述拱形板的一端与前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板的另一端与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的长度小于后端板的长度,所述拱形板的中轴线与前端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度,所述拱形板的中轴线与后端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130度;
所述前端板以及后端板的顶面贯穿设置有固定孔。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孔包括锁定钉孔以及皮质钉孔,所述锁定钉孔与皮质钉孔外侧轮廓相交,所述皮质钉孔的直径大于锁定钉孔的直径,所述锁定钉孔内设置有螺纹。
作为改进,所述前端板以及后端板的底面设置有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跨越桡神经,不需要游离桡神经,不必在桡神经下方通过钢板,又可防止钢板与桡神经产生摩擦引起损伤,故没有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伤残,患者尽快恢复到工作岗位,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跨越肱骨桡神经的拱形钢板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1、前端板,2、拱形板,3、后端板,4、固定孔,5、锁定钉孔,6、皮质钉孔,7、螺纹,8、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敬旺,未经刘敬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2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水上运动用碳纤维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单臂液压锚杆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