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楼面固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9364.3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仁;李义;夏胜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模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唯君律师事务所 43261 | 代理人: | 易柱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楼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楼面固顶,该结构为一体压铸成型的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底部面为面板,所述盒状结构的四侧边为连接板,所述盒状结构内中部于垂直于底部面方向设置有圆管;所述连接板内表面与圆管外表面之间连接有多根主筋,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处与圆管外表面之间连接多根次筋,多根主筋与多根次筋呈“米”字型固定排布在面板上,每根主筋侧面和每根次筋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凸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圆管侧向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圆管晃动的技术问题,以及加强筋仅设置于圆管两侧,面板受力不均匀,面板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楼面固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造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超高、大体量建筑工程的不断出现,建筑模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护结构,一般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建筑模板由模板和支撑结构组成,模板是使混凝土成形的部分,模板的质量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键在于组装牢固、拆装方便等,支护结构是稳固模板位置和承受上部荷载的结构部分。
楼面固顶结构为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浇筑中使用较多的建筑模板。目前其普遍采用铝合金模板楼面固顶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一般通过双筋夹住圆管的方式焊接而成,现有技术中使用楼面固顶存在以下缺点:1)加强筋仅设置于圆管两侧,面板受力不均匀,面板容易变形;2)圆管的垂直度靠两侧加强筋支撑,由于圆管工作中受轴向压力大,圆管侧向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圆管晃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楼面固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圆管侧向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圆管晃动的技术问题,以及加强筋仅设置于圆管两侧,面板受力不均匀,面板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镁合金楼面固顶,该结构为一体压铸成型的盒状结构,盒状结构底部面为面板,盒状结构的四侧边为连接板,盒状结构内中部于垂直于底部面方向设置有圆管;连接板内表面与圆管外表面之间连接有多根主筋,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处与圆管外表面之间连接多根次筋,多根主筋与多根次筋呈“米”字型固定排布在面板上,每根主筋侧面和每根次筋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凸起。
进一步地,主筋由主加强段和次加强段组成,主加强段沿圆管轴向的高度大于次加强段沿圆管轴向的高度。
进一步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盒状结构为方形盒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筋和次筋以圆管为中心,向四周交替均匀布置,把面板、连接板、圆管相互连接,使面板和圆管受力均匀,从而保证面板的平整度及圆管的垂直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圆管侧向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圆管晃动的技术问题,以及加强筋仅设置于圆管两侧,面板受力不均匀,面板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镁合金楼面固顶整体压铸成型,无须焊接,结构牢固可靠。
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镁合金楼面固顶,采用镁合金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楼面模板,重量减轻约30%,有利于镁合金楼面模板的安装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的铝合金楼面固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镁合金楼面固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模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模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9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自愈式电容器用压力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耳石症复位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