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调节的检验检疫呼吸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6679.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边勇;尚士进;王娟;董建蕊;车晋飞;徐兰;黄志超;车胤墀;姚俊飞;王明辉;马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A62B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刘化帅 |
地址: | 1013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调节 检验 检疫 呼吸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调节的检验检疫呼吸防护装置,包括呼吸防护装置本体(101)、密封结构(102)和固定机构(103);密封结构(102)与固定机构(103)相连;密封结构(102)包括至少两个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件具有壳体和密闭空间,所述壳体封闭包围所述密闭空间;所述密封结构(102)的密闭空间通过流体管道(202)与流体装置(203)连通;调节所述流体装置(203)能够使流体流入或流出密闭空间,致使密闭空间内流体压力增高或降低,从而使密封部件产生弹性形变。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长时间的佩戴持续压迫鼻梁和双侧脸颊等处固定位置形成凹痕造成局部压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密封装置弹力的主动调节检验检疫呼吸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传染性疾病,会通过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阻断疫情快速大面积蔓延,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为全民防疫的重要物资,疫情突发时,如何快速、方便、经济、有效的隔离传染源是个重要问题。需要简便有效的预防病菌传播的方式方法,降低细菌、病毒的传播风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指数。
现有呼吸防护装置可有效阻挡微米级的颗粒,可用于预防流感、呼吸系统等传染疾病的传播,还可以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呼吸防护装置是检验检疫查验处理、医疗防疫人员必备的重要物品,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也可防止佩戴者呼气中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它是可阻止血液等体液、飞沫及飞溅物传播相关病原菌或病毒等的首要防护措施之一。然而在现有一次性产品种种的不足始终未有突破,人们对可靠安全、能够重复多次使用的新型防护产品的求日益强烈。
目前临床上的医用防护口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呼吸道相关的传染病,研究表明松动最严重时,几乎没有防护作用。因此口罩需要严格的密闭性以保证口罩的使用效果,要求在佩戴时做呼气试验确保完全密闭不漏气。较长时间的佩戴,口罩带及口罩边缘处,尤其是压迫的鼻梁和双侧脸颊处会压迫形成凹痕,长时间反复佩戴,几乎都会形成局部压疮,甚至破溃而造成职业暴露风险,尤其疫情和救治任务重时,此现象几乎不可避免。临床医护人员的鼻部的压疮特别的严重,耳后由于固定的比较紧,压疮也比较常见。种种不适带来人们对呼吸防护装置密闭性的要求降低,结果造成对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细菌、病毒防护效果很差,不能满足疫情发生时人员防护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呼吸防护装置密闭性以保证口罩的使用效果,提高佩戴舒适性,长时间的佩戴不会压迫的鼻梁和双侧脸颊处会形成凹痕造成局部压疮,减少造成职业暴露风险,满足疫情发生时人员防护的需要的主动调节的检验检疫呼吸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调节的检验检疫呼吸防护装置,包括呼吸防护装置本体101、密封结构102和固定机构103;所述密封结构102与所述固定机构10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102包括至少两个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件具有壳体和密闭空间,所述壳体封闭包围所述密闭空间;所述密封结构102的密闭空间通过流体管道202与流体装置203内部连通;调节所述流体装置203能够使流体流入或流出所述密闭空间,使所述密闭空间内流体压力增高或降低,从而使所述密封部件产生弹性形变。
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第一密封部件201、第二密封部件205。
所述呼吸防护装置本体101的壳体、密封结构102和使用状态下的被贴合部位围成一个封闭腔体301;所述封闭腔体301内侧设有至少一个感测内部空间状态的第一传感器302,或/和所述封闭腔体301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测量外部周围空间状态的第二传感器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6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颈部静脉采血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体质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