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63402.4 | 申请日: | 2021-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丹;王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丹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2;E03F5/10;E03F5/0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海绵 城市 雨水 排放 结构 | ||
1.一种引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结构,包括:渗水沥青层(1)、渗水砖层(2)、砾石层(3)、路基层(4)、主管道(5)、集水井(6)、蓄水池(7)、井盖(601)、进水口(602)、进水槽(603);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沥青层(1)设置在路面的顶层;所述渗水砖层(2)设置在渗水沥青层(1)的下端,且渗水砖层(2)与渗水沥青层(1)固定连接;所述砾石层(3)设置在渗水砖层(2)的下端,且砾石层(3)与渗水砖层(2)固定连接;所述路基层(4)设置在砾石层(3)的下端,且路基层(4)与砾石层(3)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5)设置在路基层(4)的下端,且主管道(5)与路基层(4)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6)设置在主管道(5)的顶端,且集水井(6)与主管道(5)固定连接;所述井盖(601)设置在集水井(6)的顶端,且井盖(601)与集水井(6)活动连接;所述进水口(602)开设在井盖(601)的上端;所述进水槽(603)设置在集水井(6)的上端侧部,且进水槽(603)与集水井(6)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蓄水池(7)设置在主管道(5)的侧部,且蓄水池(7)与主管道(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层(2)与砾石层(3)均呈︿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集水井(6)均匀分布在城市各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60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进水口(602)呈环形阵列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式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603)呈环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丹,未经王丹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34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