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1125.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3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祥;刘艺玮;曹翠翠;孔庆雪;王福男;沈骐;魏晓晨;张甲远;王磊;张弛;梁道营;张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储能三 网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一种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及低压交流母线;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与低压交流母线之间分别设有一进三出切换柜;所述一进三出切换柜的进线端与光伏发电系统或储能系统连接,出线端分别与三路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实现在不改变原来系统的运行方式的情况下,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可以与三个交流母线实现能量交换,能够最大程度对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进行消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
背景技术
微网系统是在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汽车充放电、各类负荷等电气单元的基础上而构建的一套系统,常规微网系统接入电网只有一个并网点或者在微网内部会有多个直流母线直流微电网,最后接入电网只有一个并网点,即微网系统只能在一个交流母线进行能量交换。
在一些大型工厂或者重要负荷供电时,电网会给工厂提供两路电源和单独一路保安电源,这样就会形成三个交流母线,这时微网系统只能接入其中一个交流母线上,如果微网系统想要跟其他交流母线进行能量交换就需要改变原来电网系统运行方式,将两个母线通过分段开关进行联络,这样对正常运行的电网系统影响较大。将微网系统接入三个交流母线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不改变原来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微网系统只能在一个交流母线进行能量交换。
2、微网在三个交流母线来回切换,需要较少人员的操作或者完全自动投切。
3、储能和光伏的运行模式不同,光伏系统是白天发电,晚上不发电,储能是根据系统用电负荷“削峰填谷”的模式进行充放电。
4、三个交流母线的负荷多样性以及光伏储能运行模式的不同,增加了微网逻辑判断的难度,光伏和储能不能最大程度的消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使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三个交流母线系统经行能量交换,光伏和储能最大程度消纳,效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及低压交流母线;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与低压交流母线之间分别设有一进三出切换柜;所述一进三出切换柜的进线端与光伏发电系统或储能系统连接,出线端分别与三段低压交流母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一进三出切换柜包括三个接触器、及控制所述接触器分、合闸的继电器;每一个接触器线圈串接合闸继电器的常开节点形成合闸回路,合闸继电器线圈与分闸继电器的常闭节点、另外两个接触器的常闭点串联形成闭锁回路。
进一步优选地,每一个接触器串接的合闸继电器和分闸继电器状态互锁。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微网控制器,所述微网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接触器发出合闸命令,控制所述接触器的合、分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网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在同一时刻只向其中一个接触器发出合闸命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微网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在不同的负荷变压器侧之间的消纳切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微网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切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三路低压交流母线包括一路市电低压母线和两路工厂电源低压母线。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实现在不改变原来系统的运行方式的情况下,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可以与三个交流母线实现能量交换,能够最大程度对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进行消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储能三并网点微网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1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