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中管全循环水龙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45494.3 | 申请日: | 202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珲;祝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水净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L43/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王丹丹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中管全 循环 水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中管全循环水龙头,包括包括取水嘴,龙头颈,龙头固定座和固定螺纹管;龙头颈的一端连接取水嘴,另一端连接龙头固定座,龙头固定座固定在水池预留安装孔上,固定螺纹管与龙头颈连通,通过在龙头颈中形成循环回路,决现有技术中生活饮用水供水的末端存在死水或引流管过长存在的二次污染以及供水安全性不能保证存在污染隐患等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把快速取水嘴移到末端,在固定座的连接盘上安装管中管,把供水与回水的循环点送至取水嘴根部,其中取水嘴无引流装置,实现用户获取的用水均为循环水,无死水。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应用于生活饮用水的供水中,尤其是管道直饮水供水,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饮用水供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饮用水的管中管全循环水龙头。
背景技术
生活饮用水的水龙头,从制造材料上分为塑料、铜、不锈钢、其他合金水龙头;从使用上分为冷水龙头、热水龙头、直饮水龙头。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使用的冷水龙头还是直饮水专用龙头,在接近龙头段的水都是死水,如果长时间不用,再次使用时就放一段时间水来希望保证水的质量。
尤其是我国管道直饮水的技术实施规则中,要求直饮水供水管网循环设计,这样,一种能循环的水龙头就极为重要。而目前尚未提供一种全面有效的生活饮用水的全循环水龙头,尤其直饮水专用龙头,为解决现有水龙头结构中存在的死水污染问题,亟待提出一种新型的水龙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水龙头中存在的死水污染问题,提供一种针对管道直饮水的管中管全循环水龙头,水龙头结构可靠,可在保证生活饮用水循环到水龙头,实现用户终端的管道水时时刻刻可直接饮用。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中管全循环水龙头,其与供水管路相连,所述供水管路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全循环水龙头包括取水嘴,龙头颈,龙头固定座和固定螺纹管;龙头颈的一端连接取水嘴,另一端连接龙头固定座,龙头固定座固定在水池预留安装孔上,固定螺纹管与龙头颈连通;
所述取水嘴处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龙头颈内具有两条通水管路,其中一条通水管路与供水管相连通,另一条通水管路与回水管相连通,且至少一条通水管路延伸至取水嘴1的端部;
所述龙头固定座内设置有一进出水连接盘,进出水连接盘上设置有与两条通水管路对应连通的进水螺纹管和出水螺纹管,进水螺纹管和出水螺纹管位于固定螺纹管内,进水螺纹管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连,出水螺纹管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颈内设置有一管中管,管中管与龙头颈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空隙,则管中管为一条通水管路,管中管与龙头颈内侧壁之间的空隙为另一条通水管路,管中管的一端与进出水连接盘连接,另一端靠近取水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螺纹管与管中管连通,或者进水螺纹管与管中管和龙头颈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隙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颈和管中管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任意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颈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中间某部位设置一隔板,将龙头颈内部空间划分为互不干扰的两条通水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管中管管径6mm-12mm,龙头颈的管径为14mm-28mm。
进一步的,所述管中管靠近取水嘴的一端距离取水嘴根部5mm-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方案设计管中管水龙头,取水控制开关设置在取水嘴处,在龙头颈内设置管中管以及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供水管相连,出水口与回水管相连,在龙头颈内形成一循环回路,可有效避免水龙头死水,供水循环到取水水嘴,避免了普通水龙头的控制开关后面引流管过长形成死水带来的污染;龙头颈可以根据需要加长,既方便又能保证水质,装置结构优化,操作简便,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取水,具有更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水净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水净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5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