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41884.3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7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孙毅俊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的充电设备,其中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模块、接触式连接件及磁吸组件。接触式连接件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接触连接。待充电设备充电时,磁吸组件与待充电设备磁吸配合。如此设置,使待充电设备可以同时接收无线充电能量和接触式充电能量,实现二合一充电方式,且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吸无线充电技术也随之兴起。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多数充电设备要么只能用于无线充电,要么只能用于有线充电,却无法兼容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旨在兼容无线充电和接触式充电的充电设备。
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其中包括:
壳体、用于向待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模块、接触式连接件以及磁吸组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接触式连接件以及所述磁吸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接触式连接件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接触连接;
待充电设备充电时,所述磁性组件与待充电设备磁吸配合。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磁屏蔽材料体和线圈,所述磁屏蔽材料体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体,沿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周向布置于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中部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接触式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可选的,所述磁吸组件还包括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嵌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第二磁体的中部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接触式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或
所述磁吸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磁体,所述多个第二磁体嵌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周向贴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二磁体围合形成一第二收容槽,所述接触式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可选的,所述磁屏蔽材料体呈环形结构,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凸起部。
可选的,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外壁围合形成所述环形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径向尺寸。
可选的,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中部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接触式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可选的,所述磁吸组件还包括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嵌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第二磁体的中部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接触式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或
所述磁吸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磁体,所述多个第二磁体嵌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周向贴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二磁体围合形成一第二收容槽,所述接触式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线路板,设于所述磁屏蔽材料体的底部,所述接触式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充电设备,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模块、接触式连接件及磁吸组件。接触式连接件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接触连接。待充电设备充电时,磁吸组件与待充电设备磁吸配合。如此设置,使待充电设备可以同时接收无线充电能量和接触式充电能量,实现二合一充电方式,且降低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1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圈模块、相机模块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药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