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油螺塞和油底壳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7642.7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7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崔凯;陈子聪;周连超;尹召阳;李会;武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4 | 分类号: | F01M11/04;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冯玲玲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油螺塞 油底壳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油螺塞和油底壳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油底壳出油孔及与油底壳出油孔连接的放油螺塞,所述油底壳的出油孔的上部设有圆环,圆环内侧设有凸柱,所述放油螺塞包括由上至下的连接段、密封段、顶压段,所述连接段内设有供凸柱滑移进入和滑出的槽中轨道,所述密封段内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与出油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橡胶环,所述顶压段与油底壳出油孔外壁之间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将放油螺塞向下顶压。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密封可靠、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放油螺塞和油底壳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柴油机的放油螺塞中,常用螺塞配合垫圈或螺塞配合橡胶密封圈的结构进行密封。这两种密封方式在使用中螺塞常用细牙螺纹进行连接,细牙螺纹旋转圈数较多,在实时操作中,影响操作熟读,同时,螺纹松开后,垫圈或者橡胶密封圈处立即失去面压,高压会从螺纹分析中渗出,易烫伤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在螺纹全部拧出后螺塞才可拔出,操作人员无法判断螺塞何时可拔出,在螺塞旋转到头掉落时操作人员往往没有心理准备,操作人员容易烫伤。由于需要提供足够的面压,以及自身放松的需要,螺塞往往需要很大的力矩去把紧,且为了密封,往往在拧入之前还需要涂抹螺纹密封胶。长时间使用后,送螺塞时往往需要用更大的力矩才能将其拧松,操作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同时在放油螺塞旋入、旋出过程中仍然保持密封的放油螺塞和油底壳的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放油螺塞和油底壳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油底壳出油孔及与油底壳出油孔连接的放油螺塞,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油底壳的出油孔的上部设有圆环,圆环内侧设有凸柱,所述放油螺塞包括由上至下的连接段、密封段、顶压段,所述连接段内设有供凸柱滑移进入和滑出的轨道,所述密封段内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与出油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橡胶环,所述顶压段与油底壳出油孔外壁之间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将放油螺塞向下顶压。
采用上述结构后,油底壳的出油孔上端的圆环内侧设有凸柱,放油螺塞内设有螺旋状的轨道,凸柱在放油螺塞的轨道内滑移,轨道可旋拧锁止凸柱且再次旋拧解除锁定,实现放油螺塞的安装与脱出。密封段的密封橡胶环位于环形凹槽与出油孔孔壁之间形成径向密封,所以在放油螺塞旋出旋入时,密封橡胶环一直保持密封状态,不会有机油泄漏,保证了放油螺塞密封的严密性,避免操作人员烫伤,提高了安全性。轨道的顶压段出油孔外壁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将放油螺塞向下挤压,旋拧放油螺塞使凸柱进入轨道后并锁定且再次旋拧放油螺塞使凸柱离开轨道,实现放油螺塞的锁止,增强了放油螺塞的稳定性。
所述轨道包括进出段、环绕段、锁止段,所述进出段为由放油螺塞连接段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轨道出入口,所述进出段末端设有环绕段,所述环绕段为围绕连接段的向下螺旋状延伸的轨道,所述锁止段包括由环绕段末端向上延伸的凹槽。
所述油底壳的圆环上对称设有两个凸柱,所述放油螺塞的连接段设有向下旋转的螺旋状的两条轨道,所述轨道相互对称。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油底壳的圆环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凸柱,则两条轨道相应设置为沿连接段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凸柱分别在两条轨道内滑移,改变了一般的放油螺塞的螺纹连接方式。采用凸柱和槽中轨道配合锁止,轨道侧壁与凸柱相配合,确定放油螺塞的旋转角度和进入深度。凸柱进入轨道锁止段后,由轨道侧壁限制凸柱的旋转运动,将放油螺塞锁定。当需要旋出时,凸柱从锁止段脱出进入环绕段,旋拧到无法旋转后便可知凸柱位于进出段底部,此时向下便可拔出放油螺塞。放油螺塞的装入和拆出不需要拧数圈,仅需要拧相应角度便可将放油螺塞装入或拆出,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简化了放油螺塞的密封过程,同时操作者对于何时装入和拔出有准备时间,避免了意外拔出时被机油烫伤,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7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