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化多芯内窥镜集成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8838.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森辉;王德全;周端希;李彬彬;倪冬华;叶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张解翠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化多芯 内窥镜 集成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化多芯内窥镜集成线缆,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包括线缆本体和外层;其中,线缆本体包括信号线、若干电源线、若干控制线以及排流线,信号线一侧和电源线相邻,信号线另一侧和控制线相邻,排流线和电源线远离信号线的一侧相邻,若干电源线相邻,若干控制线相邻;外层包裹在线缆本体外侧,外层和线缆本体的信号线、控制线以及排流线均相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化多芯内窥镜集成线缆。
背景技术
内窥镜线缆,连接在内窥镜装置主体和固体摄像元件之间,用于内窥镜装置主体向固体摄像元件供电,以及内窥镜装置主体和固体摄像元件之间传输信号。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6194438U,公开日:2017.05.24,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它能实现90欧差分信号传输和10芯信号传输,其不足之处在于,该传输线缆直径较大,不便于进行内窥镜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内窥镜线缆直径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化多芯内窥镜集成线缆,它通过线缆本体和外层的相邻,使得内窥镜线缆结构紧凑,直径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型化多芯内窥镜集成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和外层;
其中,所述线缆本体包括信号线、若干电源线、若干控制线以及排流线,所述信号线一侧和所述电源线相邻,所述信号线另一侧和所述控制线相邻,所述排流线和所述电源线远离所述信号线的一侧相邻,若干所述电源线相邻,若干所述控制线相邻;
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线缆本体外侧,所述外层和所述线缆本体的信号线、控制线以及排流线均相邻。
可选的,所述信号线、所述电源线、所述控制线以及所述排流线均关于所述线缆呈轴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信号线的直径为0.30-0.32mm。
可选的,所述信号线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侧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屏蔽层一以及外被层一。
可选的,所述电源线和控制线的直径均为0.15-0.17mm。
可选的,所述外层包括屏蔽层二和外被层二,所述屏蔽层二包裹在所述线缆本体外侧,所述屏蔽层二和所述线缆本体的信号线、控制线以及排流线均相邻,所述外被层二包裹在所述屏蔽层二外侧。
可选的,所述屏蔽层二的厚度为0.05-0.07mm。
可选的,所述外被层二包括第一包带层和第二包带层,所述第一包带层包裹在所述屏蔽层二外侧,所述第二包带层包裹在所述第一包带层外侧,所述第一包带层和所述第二包带层的厚度为0.004-0.006mm。
可选的,所述排流线为多芯排流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包带层和所述第二包带层的材质均为PET。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它通过线缆本体和外层的相邻,使得内窥镜线缆结构紧凑,直径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缆本体;11、信号线;111、导体;112、绝缘层;113、屏蔽层一;114、外被层一;12、电源线;13、控制线;14、排流线;2、外层;21、屏蔽层二;22、外被层二;221、第一包带层;222、第二包带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8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肾内科透析管护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