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式单元及包含可拆式单元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8251.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煌骅;王永琨;曾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F16B1/04;H01M50/244;H01M50/24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谢强;黄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式 单元 包含 装置 | ||
一种可拆式单元,用以连接及安装于主单元,装置包含可拆式单元及主单元,可拆式单元包含外盖部及基座部。基座部包含基座主体及卡榫结构,卡榫结构包含支点区、至少一卡榫区、按压区及纵向区,卡榫区与主单元的卡榫对应区耦合,按压区露出于装置表面。当按压区受使用者按压时,按压区的按压行程大于卡榫区的卡榫行程。当按压行程大于按压门限行程,则卡榫行程大于卡榫门限行程,且可拆式单元能由主单元拆离。因此,可防止使用者误解锁而将可拆式单元由主单元误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式单元及包含可拆式单元的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卡榫结构的可拆式单元及包含可拆式单元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追求便利生活的驱动下,无论在工业、商业或居家环境中,常可见可拆式单元安装于主单元的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扫描器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作为可拆式单元的电池会依需求由主单元拆离及安装。
在一种可拆式单元的现有技术中,额外的卡榫结构通过组装设置于可拆式单元的侧表面,因组装零件较多,例如额外的卡榫结构本身、弹簧、组装治具,除了需额外增加组装步骤及工站以将卡榫结构组装至可拆式单元,卡榫结构及可拆式单元之间亦因组装而造成强度及累积公差问题,同时更因此提高了需频繁更换的可拆式单元的成本,且不易对额外组装的卡榫结构提供优选的碰撞或摔落保护。
有鉴于此,市场上亟需一种可拆式单元及包含可拆式单元的装置,其可有效省去或降低由卡榫结构产生的可拆式单元的组装步骤、累积公差及成本,进一步地提升装置的整体组装强度及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式单元及包含可拆式单元的装置,可拆式单元包含卡榫结构,当卡榫结构的按压区受使用者按压时,按压区的按压行程大于卡榫区的卡榫行程。当按压行程大于按压门限行程,则卡榫行程大于卡榫门限行程,且可拆式单元能由主单元拆离。因此,可拆式单元可省去或降低由现有技术中可拆式单元的额外卡榫结构产生的组装步骤、累积公差及成本,且可防止使用者误解锁而将可拆式单元由主单元误拆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拆式单元,用以连接及安装于主单元,装置包含可拆式单元及主单元,可拆式单元包含外盖部及基座部。外盖部包含外表面,其露出于装置的装置表面。基座部连接外盖部,基座部包含基座主体及卡榫结构,卡榫结构包含支点区、至少一卡榫区、按压区及纵向区,支点区、卡榫区及按压区通过纵向区连接,卡榫结构由支点区沿纵向区延伸至按压区,卡榫区位于支点区及按压区之间,支点区一体地连接基座主体,卡榫区及按压区皆由纵向区外凸,卡榫区与主单元的卡榫对应区耦合,按压区露出于装置表面,按压区用以供使用者按压以将可拆式单元由主单元拆离。当按压区受使用者按压时,按压区的按压行程大于卡榫区的卡榫行程。当按压行程大于按压门限行程,则卡榫行程大于卡榫门限行程,且可拆式单元能由主单元拆离。因此,可防止使用者误解锁而将可拆式单元由主单元误拆离。
依据所述可拆式单元的实施例中,卡榫结构可还包含至少一延伸区,至少一延伸区连接按压区,外盖部可包含至少一止挡区,至少一止挡区与至少一延伸区对应地设置以限制卡榫结构的外拉程度。
依据所述可拆式单元的实施例中,纵向区可呈凸弧形,卡榫有效半径为卡榫区至支点区的直线距离,按压有效半径为按压区至支点区的直线距离,且卡榫有效半径相比于按压有效半径的比值可介于0.4至0.8之间。
依据所述可拆式单元的实施例中,基座部的卡榫区可包含卡榫表面,主单元的卡榫对应区可包含卡榫对应表面。当可拆式单元安装于主单元,卡榫表面与卡榫对应表面连接并卡合。
依据所述可拆式单元的实施例中,可拆式单元的外形本质上可为方形体,外盖部及基座部沿垂直外表面的方向排列并耦合,可拆式单元的四侧表面中各者的法线皆本质上垂直外表面的法线,按压区露出于四侧表面中一者,于四侧表面中另三者上,外盖部较基座部外凸。
依据所述可拆式单元的实施例中,按压区相对于四侧表面中所述一者可具有外凸高度,外凸高度小于按压门限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未经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8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