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05140.6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刚;陈罡;白子琦;邓尤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节点,用于连接钢管混凝土柱和砌体墙,该连接节点包括连接组件和构造柱,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侧部均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身连接;构造柱一端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连接,构造柱另一端与所述砌体墙连接。该连接节点完整性好,且牢固耐用,实现了钢管混凝土柱与砌体墙之间的有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既有厂房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钢管和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界载荷作用,其具有承载力高且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且施工方便缩短工期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中。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造成大量城市旧工业建筑逐渐被闲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旧工业建筑,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使其变为民用,往往需要设置砌体填充墙。但由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身为弧形,因此,在钢管混凝土柱柱身与砌体墙之间空隙大,这使得混凝土柱和砌体墙之间的完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节点,以提高钢管混凝土柱柱身与砌体墙之间的完整性,且牢固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节点,用于连接钢管混凝土柱和砌体墙,所述连接节点包括,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部均与钢管混凝土柱的柱身连接;
构造柱,所述构造柱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构造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砌体墙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部均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柱身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构造柱包括箍筋,所述箍筋为槽形箍筋,所述箍筋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构造柱还包括纵筋,所述纵筋固定设置于所述箍筋的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纵筋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纵筋与所述箍筋的筋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拉结筋,所述拉结筋穿过所述构造柱,所述拉结筋的一端埋入所述砌体墙中,所述拉结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结筋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拉结筋水平设置,在高度方向,每间隔500-600mm设置多个所述拉结筋。
进一步地,还包括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填充在所述构造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节点,用于连接钢管混凝土柱和砌体墙,该连接节点包括连接组件和构造柱,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侧部均与钢管混凝凝土的柱身连接,构造柱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这样就使得钢管混凝土柱与构造柱之间连接成了整体,而构造柱的另一端又与砌体墙连接从而使得钢管混凝土柱与砌体墙之间形成了可稳定牢固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经过混凝土或灌浆料整体浇筑后形成的连接体完整性好,且牢固耐用,实现了钢管混凝土柱与砌体墙之间的有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5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节能高效稳压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型稳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