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9587.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艳;韩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真空 电脱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脱附风机、VOCs气体管道、新鲜水管道、有机污水处理模块、凝析油回收模块,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剂。该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当第一吸附剂或第二吸附剂达到饱和后,开启脱附风机、水环真空泵以及电加热器,使得第一活性炭吸附箱或第二活性炭吸附箱内腔的气压降低或变成真空状态,低压或真空用于降低脱附温度,另外利用压力越小物质在活性炭上作用力越小的性质使得附着在活性炭上的有机废气和油水脱离,提高了该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法适用于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治理,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油漆、涂装、印刷等行业,能够有效的对苯类废气以及其它有机废气进行净化,但受到活性炭吸附容量的限制,为了不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在其吸附饱和后需经常更换,频繁的更换不仅增加了运行费用,且更换下来的废活性炭须按危险固废处理,目前采用活性炭脱附的方式,使得活性炭再生,重复利用,从而减少活性炭更换的频次,但是现有的活性炭脱附装置效率不佳,有些湿法脱附装置会出现吸附剂中残留水分的现象,影响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效率,达不到现今使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脱附风机、VOCs气体管道、新鲜水管道、有机污水处理模块、凝析油回收模块,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剂,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附剂,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电加热器,两个所述电加热器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脱附风机通过风管分别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分别通过风管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风管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风管连接有储油槽,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分别通过水管与储油槽相连接,所述储油槽连接有有机污水处理模块,所述储油槽连接有凝析油输送泵,所述凝析油输送泵的一端与凝析油回收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VOCs气体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有气体旁通阀,所述气体旁通阀通过风管分别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所述气体旁通阀通过风管连接有VOCs在线监测仪表,所述VOCs在线监测仪表的一端与高空排放烟囱相连接,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分别通过风管与VOCs在线监测仪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新鲜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水环真空泵,所述水环真空泵的一端与脱附风机和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的气管相连接,所述水环真空泵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附风机和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的风管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气体旁通阀和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的风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VOCs在线监测仪表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的风管上分别设置有出气阀。
优选的,所述储油槽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的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接的风管上分别设置有尾气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真空电脱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9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