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和桩顶上浮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8232.6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子倬;伊新东;郭永宁;唐东;刘一锋;唐学森;关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浮 检测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和桩顶上浮检测设备,涉及检测技术领域,以解决普通塔尺不能适用于不同施工要求下的桩顶上浮数据的测量,适用场景有限的问题。所述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检测件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检测件的第二端与工件的待检测面抵接,第二检测件的第二端远离工件的待检测面。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上均设置有刻度值。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桩顶上浮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和桩顶上浮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施工地内设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深入施工地内的长度预先设定好。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会因为挤土效应发生上浮。此时,需要实时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顶上浮的数据,以便于施工人员及时补桩。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普通塔尺深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部,将普通塔尺放置在桩顶进行测量。但是,由于施工要求的不同,导致所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规格不同,或者是施工地的开挖面与桩顶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普通塔尺并不能适用于不同施工要求下的桩顶上浮数据的测量,即普通塔尺的适用场景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和桩顶上浮检测设备,用于扩大桩顶上浮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装置。上述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检测件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检测件的第二端与工件的待检测面抵接,第二检测件的第二端远离工件的待检测面。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上均设置有刻度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桩顶上浮检测装置中,由于第一检测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检测件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此时,桩顶上浮检测装置可以根据待检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长度实时调整,以使桩顶上浮检测装置高于待检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于此,不仅便于读出桩顶上浮检测装置显示的数值,获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顶上浮的数据。同时,还扩大了桩顶上浮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此外,由于上述桩顶上浮检测装置仅由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组成,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桩顶上浮检测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桩顶上浮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桩顶上浮检测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桩顶上浮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桩顶上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检测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8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条烟包装封切机的薄膜预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电气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