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外露针尖的含药微针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4943.6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7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正立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臻晔;罗习群 |
地址: | 上海市杨浦区延***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露 针尖 含药微针贴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外露针尖的含药微针贴片,至少包括一基体;至少一微针,系由该基体之底面向下延伸而成,两者连为一体,构成微针贴片,其中,该微针之针尖系呈锥状;及一经皮输送药物,包覆于该微针之针身的外周缘,构成含药微针贴片,并能外露出该针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查,经皮输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系一种新兴的投药途径,公元1998年,Mark Prausnitz使用硅制成微针贴片(microneedle patch, MNP),并以钙黄绿素活细胞荧光染剂(Calcein AM)染色证实微针贴片可作为药物传递之用。微针贴片可作为一药物载体,其可应用范围广泛,囊括日常给药及美容保养,其中,微针贴片依给药方式不同可分为:固体微针、涂布型微针、中空型微针及可溶解型微针等类型,固体微针系于角质层制造微信道后再涂布药物,使得药物能透过微通道进入皮肤内;涂布型微针系于微针表面涂布药物,微针穿刺角质层后药物便能于皮肤内扩散;中空型微针系与传统针剂注射类似,药物能被容置于微针中,并以注射方式将药物推送到皮肤内扩散;可溶解型微针系利用水溶性或可生物降解的物料制成微针,并将药物置于微针内,微针结构于穿刺皮肤后溶解,使得药物能释放及扩散。除上述微针类型,几丁聚醣微针则具有高度的生物兼容性。
承上,微针贴片亦能运用于疫苗施打,临床上常见的疫苗接种方式包含口服、皮下及肌肉注射,其中,口服疫苗种类如轮状病毒疫苗,皮下注射疫苗种类如日本脑炎疫苗及水痘疫苗,肌肉注射疫苗种类如流感疫苗及B型肝炎疫苗。理想的疫苗系指容易接种的疫苗类型(如:口服疫苗),微针贴片具有能减少疼痛不适感、接种伤口小而降低注射感染的风险等优点,可望成为继口服疫苗之后的理想疫苗类型。
按,微针(microneedle)之态样能为子弹型、金字塔型、锥状及钉状,其结构系一种微米(μm)等级的构造,长度约为200至2000微米、直径最小可达1微米,每一微针在最小机械强度0.058牛顿的情况下可穿刺角质层,并输送药物至表皮层及真皮层之上(即,经皮输药),因微针结构短小不足以刺激神经末端,故能免除疼痛感。
一般含药微针(即,微针贴片上已经设有药物)多为能承载药物之含水高分子制作而成,此类高分子之组成为软质材料,需以浇铸PDMS可挠曲模具方式制备,由于该类高分子含水,其机械性质不佳,弹性模数通常不足于10 MPa(百万帕),降伏强度通常不足于100MPa,如此,该含药微针之机械强度对于皮肤穿透能力有限,在应用时常见针尖弯曲无法刺入皮肤,以致于无法应用在需要精准剂量之皮下注射投药,故,前述的含药微针目前仍受限于美容、护肤等对于药量控制无要求之用途上。
故,如何增加含药微针刚性,避免针尖容易弯曲无法刺穿表皮,俨然成为许多企业研究的目标,目前可知的方式包括:第一种是使用化学交联剂,虽可明显提高含药微针的强度,但会引入有生物毒性之交联成分;第二种是使用物理交联方式(例如,对微针进行数次冷冻与解冻步骤),虽可提高含药微针的强度达数倍,但相较于达到能成功穿刺皮肤所需之强度仍不足够,此外,前述反复冷冻、解冻之制程亦不利于量产含药微针。
第三种是将含药微针与硬质不含水高分子支撑座相结合。一般来说,习知含药微针为避免其针尖变形,通常微针的针体高度与基座两者常见比例为1:1,最多不会超过3:1,因此,实际使用上,含药微针的针体刺入皮肤深度仅能为300微米以下,而未达痛觉神经之可穿刺深度(1000微米)。虽然第三种方式中,会将软质针尖之局部外周缘加入硬质支撑座的结构,以有效将药物推送至更接近血管丛的位置,但是,前述结构的穿刺行为仍然是依靠软质针尖,而仍会遭遇针尖弯曲而无法成功穿刺的可能性。故,如何有效解决前述问题,以提供质量更佳的微针产品,即为本实用新型之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习知含药微针贴片的机械强度仍有待加强,故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的研究及测试后,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具外露针尖的含药微针贴片,期能藉由本实用新型之问世,能有效解决习知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正立,未经徐正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4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超低频的同轴全频音箱
- 下一篇: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