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利器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3257.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A61M5/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利器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利器吸引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中空柱腔的可向外传导磁力的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可沿所述中空柱腔产生铅垂向的升降动作的磁铁;外壳体的外壁处凸设有一圈凸环状的腰线,磁铁具备处于低位的磁吸位和处于高位的脱磁位两种位置状态,腰线高度低于低位状态下的磁铁的顶面高度,同时高于高位状态下的磁铁底面高度。本实用新型具备体积小巧、构造紧凑且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能低强度和高效率的实现对术时和术后利器的即时或延后收集需求,利于临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利器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手术,是将导管经皮下穿刺置于人体大静脉中,部分导管埋藏在皮下组织,并将另一端的穿刺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组织中并缝合固定的一类手术方法。术后,病人体表可触摸到一个圆的突出物;治疗时从此位置下针,就能将针经皮穿刺垂直进入到穿刺座的输液槽,从而实现便捷输液需求。临床上,输液港手术需使用到诸如小圆刀片、穿刺针等一系列手术用具,使用时及使用后也必然伴随着这类利器的清理问题。传统清理时,术时及术后利器有专用的锐器盒进行归纳收集,之后经由专门的医院利器处置流程进行后续无害化处理。然而,实际操作时,通常通过目测方式对手术室的内部尤其是无菌台面上的利器进行收纳,清理强度高,清理效率差,操作极为不便。同时,由于某些针体或刀片体型较小,医生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滑落;在手术结束后,常常多名人员蹲在地上反复寻找,极为费时费力。最后,由收集利器到丢入锐器盒的过程,也容易误伤人体导致感染,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利器吸引装置,其具备体积小巧、构造紧凑且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能低强度和高效率的实现对术时和术后利器的即时或延后收集需求,利于临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利器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引装置包括带有中空柱腔的可向外传导磁力的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可沿所述中空柱腔产生铅垂向的升降动作的磁铁;外壳体的外壁处凸设有一圈凸环状的腰线,磁铁具备处于低位的磁吸位和处于高位的脱磁位两种位置状态,腰线高度低于低位状态下的磁铁的顶面高度,同时高于高位状态下的磁铁底面高度。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外形呈上细下粗的酒瓶状,且外壳体的瓶腔由位于瓶肚处的所述中空柱腔和位于瓶颈处的瓶颈腔组合形成;中空柱腔内同轴的安置圆柱状的磁铁,且磁铁的顶部向瓶颈腔处同轴延伸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至瓶颈腔后,再径向穿过瓶颈腔处预设的调节孔从而形成伸出至外部环境的把手;所述调节孔为孔型长度方向平行拉杆杆长方向的腰形孔,调节孔的孔型长度大于或等于磁铁的行程;拉杆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磁铁顶面和瓶腔的孔肩处。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由上瓶体和构成瓶底的下瓶体配合形成,两者配合处通过外翻边形成可拆卸的法兰构造,该外翻边形成所述腰线。
优选的,在下瓶体的靠近外翻边处布置球面状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最大外径小于腰线外径。
优选的,两组以上的环形凸起沿外壳体轴向依序布置,且由瓶底至瓶口方向,环形凸起的最大外径依序增大。
优选的,所述拉杆底端布置法兰板,从而与磁铁间形成可拆卸的法兰配合。
优选的,外壳体的瓶口处布置有便于掌心贴靠的压板。
优选的,上瓶体的外壁处布置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下瓶体的底面处设置构成行走轮的滚珠,所述滚珠为三组以上且环绕外壳体轴线依序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3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拣设备
- 下一篇:快接式拔销器专用工具及其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