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压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9631.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欧梦仙;王军;纪媛媛;俞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术后 伤口 压迫 装置 | ||
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压迫装置,其包括:压迫部,其接触至患者脖颈并对其上的切口伤口进行压迫止血,驱动部,其连接至压迫部并对其提供压力来源,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压迫部对患者伤口形成的压力,压迫部包括连接部以及气囊,连接部按照配合人体脖颈结构的方式形成围绕结构,连接部面向脖颈的一侧与脖颈伤口位置之间还设置有气囊,其中,气囊接触伤口位置面积配置为小于连接部覆盖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术后护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颈部手术例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用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由于颈部血运丰富,术后颈动脉局部条件较差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等均易导致术后切口出血。临床现在术后常规用1~2kg砂袋、盐袋或5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冰袋持续压迫颈部切口24h,预防切口出血及颈部血肿的发生。但是各种袋装压迫物不易固定,容易滑落,患者往往觉得不舒服,护士也需要反复移动确保装压迫物在伤口上。因此市面上存在一些颈部术后伤口护理装置。
CN111110304A涉及一种可调节颈动脉手术压迫结构,该可调节颈动脉手术压迫结构包括颈托板、下颚托板和压板;颈托板的中部具有贯穿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沿周向依次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三滑块相对、且可相对靠近和远离,第二滑块与第四滑块相对、且可相对靠近和远离,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两者均为伸缩块;四个滑块围成气囊槽;压板设置在气囊槽的背离颈托板的一侧、且可相对气囊槽的一侧的开口靠近和远离;压板的靠近气囊槽的一侧设有气囊。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气囊充气后的压迫区域大小能够调节,以适应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的大小。
CN106175866B公开了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包括颈托板、透明窗、气囊袋、气囊、连接管、压力表、单向阀、缓冲部、连接装置。颈托板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透明窗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区并覆盖颈动脉走行区,气囊袋设置于透明窗的内壁上,气囊能够置于气囊袋中,气囊通过连接管和压力表连通,连接管远端设有单向阀,缓冲部设置于颈托板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上、下边缘区域,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颈托板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该压迫止血器能够克服现有颈托的不足,满足医务人员对患者颈动脉安全、精准、稳定、有效的压迫止血需求,且设置有缓冲部和亲肤层,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佩戴的舒适度。
但是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气囊的设计方式均是全方位压迫或者是大面积压迫的方式,对于不同伤口位置、伤口数量、伤口情况的患者适用性不强,容易造成患者呼吸不畅、颈部供血不足、伤口得不到针对性压迫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护理辅助装置使得其能够适应于每个不同情况的患者以提升护理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部术后伤口压迫装置,其包括:压迫部,其接触至患者脖颈并对其上的切口伤口进行压迫止血,驱动部,其连接至压迫部并对其提供压力来源,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压迫部对患者伤口形成的压力,压迫部包括连接部以及气囊,连接部按照配合人体脖颈结构的方式形成围绕结构,连接部面向脖颈的一侧与脖颈伤口位置之间还设置有气囊,其中,气囊接触伤口位置面积配置为小于连接部覆盖面积。
优选地,连接部预制为横截面呈半圆或部分圆形的呈开口管状的围绕结构,其中,部分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占其补全的假想整圆面积的一半以上。
优选地,气囊接触至患者脖颈的面至少在其挤压至患者脖颈时能够变形为配合患者脖颈弯曲弧度的曲面结构。
优选地,气囊内设置有用于储存冰水或者冰块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9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政税收普及教育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防水人脸识别访客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