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结构的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86673.4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邱修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曼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90;A24F40/46;A24F40/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辅助 结构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结构的电子烟,包括尾盖、烟杆壳、供电控制组件、雾化器组件和烟嘴组件,所述尾盖与烟杆壳的一端固定连接,烟杆壳的另一端与烟嘴组件中的烟嘴固定连接,所述烟嘴组件包括烟嘴、辅助进气孔、密封硅胶塞和螺旋片,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烟嘴中设置的螺旋片,有利于让气流缓和的吸入口中,提升了更淳更温润的口感,从而提高了使用感受,同时利用导向柱把导电线和供电线配合连接,从而使雾化器中心杆与电芯相连,改变了传统中的接线方式,降低了短路现象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在油仓的两侧开设的辅助气道,避免了雾化器中心杆由于发热丝的冷却导致气孔的堵塞,有利于气流负压开关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结构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的雾化器,透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产生“蒸汽”供用户吸食,有着与卷烟类似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但现有的电子烟中的的烟嘴内部的烟道都是直通孔,直通孔在吸食的过程中气流直接入口,口感差、同时吸的急促容易呛住,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受,同时在连续连接的过程中,通常以端子铆合的形式进行连接,通过该种方式连接容易铆合不紧,导线容易脱松导致接触不良,同时五金端子裸露在外,容易引起短路的现象发生,且常规的电子烟中的雾化器中的发热丝冷却后会堵掉气孔,抽烟时无法启动气流负压开关正常工作,因此设计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结构的电子烟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结构的电子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结构的电子烟,包括尾盖、烟杆壳、供电控制组件、雾化器组件和烟嘴组件,所述尾盖与烟杆壳的一端固定连接,烟杆壳的另一端与烟嘴组件中的烟嘴固定连接,所述烟嘴组件包括烟嘴、辅助进气孔、密封硅胶塞和螺旋片,烟嘴的内部一端设置有密封硅胶塞,且密封硅胶塞与雾化器组件中的雾化器中心杆的一端套接固定,所述雾化器组件包括油仓、辅助气道、导电线、陶瓷发热芯、无纺布、雾化器中心杆和电极孔,所述雾化器中心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油仓的内部一端,导电线通过供电控制组件中设置的导电柱与供电线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供电控制组件包括USB充电PCBA板、气流负压开关、电芯、供电线和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电极孔相互配合连接,供电线与电芯固定连接,所述电芯上分别配合连接有气流负压开关和USB充电PCBA板,且气流负压开关和USB充电PCBA板相互配合连接,所述USB充电PCBA板位于尾盖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烟嘴上开设有辅助进气孔,烟嘴的内部烟道中设置有螺旋片。
进一步的,所述油仓的外部两侧开设有辅助气道,雾化器中心杆的内部一端通过无纺布套接固定有陶瓷发热芯。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发热芯与导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导电线的另一端位于油仓上开设的电极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控制组件和雾化器组件均位于烟杆壳的内部,且供电控制组件位于靠近尾盖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烟嘴中设置的螺旋片,有利于让气流缓和的吸入口中,提升了更淳更温润的口感,从而提高了使用感受,同时利用导向柱把导电线和供电线配合连接,从而使雾化器中心杆与电芯相连,改变了传统中的接线方式,降低了短路现象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在油仓的两侧开设的辅助气道,避免了雾化器中心杆由于发热丝的冷却导致气孔的堵塞,有利于气流负压开关的正常工作,同时该装置通过将供电控制组件和雾化器组件配合连接,然后将供电控制组件和雾化器组件装入在烟杆壳内,最后将尾盖和烟嘴组件安装在烟杆壳的两端即可该装置的装配工作,便于该装置的装配,同时体现了该装置小巧轻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曼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曼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6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