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乙交酯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6260.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魏天荣;孙苏红;薛耘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宁碳磷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B01D53/18;C07D319/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交酯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乙交酯的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部连接有精馏柱;精馏柱通过冷热交换机构与接收塔机构连接;冷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第二冷热交换器和第三冷热交换器;接收塔机构包括气体吸收塔、轻组分接收塔和重组分精馏塔;该装置主要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易结焦、产品易气化、产品收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对于生产乙交酯,具有不易结焦,不易堵塞,产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乙交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交酯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醇酸是一种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其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成型。由于聚乙醇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且气体阻隔性能优异,而聚乙醇酸及聚乙丙交酯共聚物更是在手术缝合线、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人工组织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得到应用。因此,有关聚乙醇酸类材料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
聚羟基乙酸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材料从而获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常用的合成聚羟基乙酸主要的方法有直接缩聚合成、乙交酯开环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羟基乙酸缩聚合成聚羟基乙酸只能得到分子量为几千的低聚物。乙交酯的开环聚合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量聚乙交酯聚合物及相关共聚物的合成,通过对引发剂、合成温度和催化剂的合理选择,可以对聚合物的分子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的调控聚合物的降解时间和机械性能,以满足生物医用的需要。
US4727163公开了采用加热乙醇酸与耐高温聚醚的共聚物制备环状酯的方法,但需要耗费大量的多元聚醚,同时在高温下聚合物会有很多副反应发生,导致反应器难于清理。US5326887和WO9215572提供了一种催化剂床制备乙交酯单体的方法,但反应装置不易清理,而且这种制备方法产率较低。US5830991和US6916939通过引入高沸点溶剂降低体系粘度和解聚温度解聚低聚羟基乙酸制备乙交酯,通过将乙交酯和高沸点溶剂同时蒸馏出高效的乙交酯,但产物中有机溶剂的残留不易去除。
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乙交酯的生产装置,该装置主要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易结焦、产品易气化、产品收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对于生产乙交酯,具有不易结焦,不易堵塞,产率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乙交酯的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部连接有精馏柱;精馏柱通过冷热交换机构与接收塔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反应釜用于第一步缩聚反应和第二步裂解反应;反应釜盖设有原料进料口和气体进样口。
优选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转轴连接有刮刀与反应釜内壁接触配合;刮刀距离反应釜上部10-15cm,距离搅拌装置10-15cm。
优选地,冷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第二冷热交换器和第三冷热交换器。
优选地,第一冷热交换器和第二冷热交换器并联至精馏柱上部;第三冷热交换器与精馏柱下部连接。
优选地,接收塔机构包括气体吸收塔、轻组分接收塔和重组分精馏塔;气体吸收塔内置碱性溶液,气体吸收塔外设有真空系统。
进一步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30%wt;轻组分接收塔主要用于接收第一反应的水分,以及第二反应裂解出的乙醇酸及二倍体低聚物等,重组分精馏塔用于分离乙交酯和解聚溶剂。
优选地,第一冷热交换器倾斜设置,第一冷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气体吸收塔。
优选地,第二冷热交换器倾斜设置,第二冷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轻组分接收塔。
优选地,第三冷热交换器倾斜设置,第三冷热交换器另一端连接至重组分精馏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宁碳磷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宁碳磷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6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