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缓冲器及喷码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8204.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5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德力科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5 | 分类号: | F16L55/05;F16F15/08;F16F15/06;F04B49/02;F04B49/06;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协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40 | 代理人: | 蔡跃井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市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缓冲器 喷码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缓冲器,其一方面可以消除压力波动,保证压力稳定,另一方面液压缓冲器带有开关功能,可以应用到喷码机的供墨系统中,作为过压保护系统的一部件。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缓冲箱,缓冲箱具有腔室和进墨口,进墨口和腔室相连通,还包括隔离装置,隔离装置与所述缓冲箱相连接,隔离装置将腔室隔离出介质腔和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压簧,压簧的上端与缓冲箱相抵,压簧的下端抵于隔离装置底部;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均与缓冲箱相固定,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在内腔空间减小后均与导电连接装置接触而形成触发性的电连接,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在内腔空间变大后断开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码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墨水是喷码机的供墨系统中所运行的介质。喷码机在工作时,墨水一直在供墨系统内部管路和墨水瓶内循环,墨水循环的动能是靠供墨系统内安装的压力泵来提供。但压力泵提供的液压是脉动式的,另外,墨水在管路内受浓度及其它影响,流量偶尔会有变化,最终导致墨水系统中的压力不稳定。为了保证供墨系统内部的墨水压力稳定,现有的墨水系统采用椭圆形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弹性壳体,有压力时通过弹性壳体变形来吸收波动的压力,从而达到供墨系统内部的压力稳定。
在供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弹性壳体受墨水压力作用下始终在扩张的状态下工作。另一方面,弹性壳体与墨水长期接触而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低。当供墨系统的管路出现堵塞时,弹性壳体无法起到开关、检测的作用,而压力泵仍保持工作,从而使供墨系统内压力过高而导致零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缓冲器,其一方面可以消除压力波动,保证压力稳定,另一方面液压缓冲器带有开关功能,可以应用到喷码机的供墨系统中,作为过压保护系统的一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缓冲箱,缓冲箱具有腔室和进墨口,进墨口和腔室相连通,还包括隔离装置,隔离装置与所述缓冲箱相连接,隔离装置将腔室隔离出介质腔和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压簧,压簧的上端与缓冲箱相抵,压簧的下端抵于隔离装置底部;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均与缓冲箱相固定,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在内腔空间减小后均与导电连接装置接触而形成触发性的电连接,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在内腔空间变大后断开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装置为波纹管,所述第一接触装置插入内腔内,在波纹管压缩后,第一接触装置的底端与导电连接装置相接触,在波纹管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接触装置的底端与导电连接装置不接触,所述第二接触装置与导电连接装置保持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装置为波纹管,所述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均插入内腔内,在波纹管压缩后,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的底端与导电连接装置相接触,在波纹管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的底端与导电连接装置不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封闭,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具有侧向伸出的沿口,所述缓冲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相扣合,所述沿口夹持在箱体和箱盖之间;所述箱体设置有供密封圈安装的环形槽,密封圈位于沿口的下方;还包括下垫,压簧的上端与缓冲箱相抵,压簧的下端通过下垫抵于波纹管的底部;所述箱体设置有出墨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垫设置有供第一接触装置的底端穿过的通孔;出墨口内设置有限流阀。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装置包括丝杆和第一接触片,丝杆与缓冲箱螺纹连接,丝杆伸入内腔内,丝杆上设置有拼帽,第一接触片的一端与丝杆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接触装置包括第二接触片,第二接触片的一端与所述波纹管相接触,第二接触片的另一端伸出缓冲箱;所述导电连接装置为所述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导电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德力科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德力科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8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旁流处理器
- 下一篇:出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