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6915.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1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家明;朱陶园;雷斌;伍俊;厉元庆;杨肖;唐荣役;姚泽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和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4 | 分类号: | E04G3/24;E04G5/04;E04G5/14;E04G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江文鑫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作法 钢管 结构 灌注 混凝土 装配式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包括平台体,平台体包括呈水平布置且置于工具柱的孔口上的环形架,环形架包围形成有中空区域;环形架上铺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环绕在中空区域的外周;环形架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纵向延伸的纵向架,纵向架环绕在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环形架的外周设置有朝上延伸的防护围架,防护围架环绕在环形架的外周;环形架上设有贯通上下的楼梯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具有安装使用便捷、提升工效、操作安全可靠以及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灌注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深基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且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相较于传统基坑施工方法,逆作法施工具有保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
钢管结构柱作为基坑逆作法施工基础桩的一种常见形式,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采用全套管回转钻机定位以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回转钻机高度约为3.5m,而钢管桩顶的标高一般位于地面以下,因此在施工时一般采用钢管结构柱的顶部连接工具柱的方式定位,以满足全套管回转钻机孔口定位需求。
在钢管结构柱的工序施工过程中,钢管结构柱内的混凝土灌注对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影响较大,关乎混凝土灌注的质量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钢管结构柱定位好后,将固定式灌注平台吊至工具柱手握孔口位置,在平台上进行混凝土灌注。但受钢管结构柱的标高以及工具柱长度不同的影响,工具柱露出地面的标高位置存在差异,以致于固定灌注平台作业高度无法适合所有工具柱孔口灌注作业,作业人员时常需要站在高处且防护缺失的位置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灌注平台无法适合于各类型的工具柱孔口灌注混凝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包括平台体,所述平台体包括呈水平布置且置于工具柱的孔口上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包围形成有中空区域,所述中空区域与工具柱的孔口的中心对齐布置;所述环形架上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环绕在中空区域的外周;
所述环形架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纵向延伸的纵向架,所述纵向架环绕在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架的外周设置有朝上延伸的防护围架,所述防护围架环绕在环形架的外周;所述环形架上设有贯通上下的楼梯口。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架与工具柱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中插入楔形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配合间隙中插入多个所述楔形块,沿着所述纵向架的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楔形块插入配合间隙中的插入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架包括纵向条以及倾斜条,所述纵向条的上端连接在环形架上,所述纵向条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条及工具柱的侧壁,将所述纵向条固定在工具柱上;所述倾斜条的下端连接在纵向条上,所述倾斜条的上端偏离工具柱倾斜,且连接在环形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呈倾斜布置;所述加固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条的侧面上,所述加固条的上端偏离倾斜条倾斜布置,所述加固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环形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架具有朝向中孔区域的内侧壁,所述环形架的内侧壁具有多个朝下布置的定位板,多个所述定位板沿着中空区域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定位板插入在工具柱内,抵接在所述工具柱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和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和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6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逆作法灌注桩接长声测管吊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含氨废气干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