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5737.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烹饪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架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通电释放远红外线的石墨烯发热体;所述石墨烯发热体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石墨烯发热体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的受热面相对的加热面;石墨烯发热体形成至少两个电极,电极与电源电连接。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利用石墨烯发热体释放的远红外线进行加热。与现有使发热材料的加热原理不同,利用石墨烯材料,通电后直接释放远红外线,可以直接加热烹饪容器,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烹饪所需要的温度,缩小加热等待时间,更好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当前有很多种烹饪器具,其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应用更加广泛。一般来讲,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烹饪容器(锅体)和与烹饪容器配合使用的盖体。底座包括外壳及为整个烹饪器具提供支撑的支架,并配置适合的电加热装置。烹饪容器形成烹饪食物或汤料的容纳空间。盖体与烹饪容器的上口配合,以保持烹饪容器的相对封闭。
电加热装置包括电路控制组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电热模块等等。根据实际需要,电热模块可以选用适当发热元件,通过适当的方式(如电阻加热、电弧加热或电感加热等等)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盘来讲,电阻加热应用更加广泛;例如,可以通过铸造方式将电阻丝与适当的金属结合形成电热盘。电路控制组件通常包括温度调节手柄、温控器,温控器控制电热模块开关状态,并控制电热模块能效转换效率(功率);通过调节手柄改变温控器的调节轴(如旋转调节轴),可以控制电热模块工作状态及功率。为了保证加热效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烹饪容器底面与电加热模块(如电热盘)的加热面保持接触。
当前使用的发热元件加热过程较长,加热到适合的烹饪温度至少需要几分种。这就限制了电热式烹饪器具使用效率;且加热完毕,温度降低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特别是烹饪容器较小的场景下,等待时间较长。
当前,如何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缩小加热等待时间,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利用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其发热元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之内达到烹饪温度,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缩小加热等待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烹饪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架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通电释放远红外线的石墨烯发热体;所述石墨烯发热体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的受热面相对的加热面;石墨烯发热体形成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连接。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利用石墨烯发热体释放的远红外线进行加热。与现有使发热材料达到高温,再释放光子的加热原理不同,利用石墨烯材料,通电后直接释放远红外线,可以直接加热烹饪容器,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烹饪所需要的温度,缩小加热等待时间,可以更好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
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包括基板和附着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石墨烯发热层可以通过粘接、烧结、涂覆的方式之一附着于所述基板上。这样可以将基板和石墨烯发热层分别制造,以获得更优效果。比如,可以微晶玻璃、硼硅玻璃、陶瓷或适当的金属等材料制作基板。
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加热面至少部分附着感温油墨层。这样,在石墨烯发热体通电释放远红外线,感温油墨层会因为远红外线作用而受热,进而变色。这样可以提供显示或警示作用,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使用便利性,同时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安全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加热面不同区域附着不同的所述感温油墨层。不同的所述感温油墨层感温产生不同的变色,这样可以形成显示功能,同时起到指示和警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5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接除尘装置的干化机
- 下一篇:污泥干化机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