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4309.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鲁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12;H01H71/50;H01H71/08;H01H73/04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幸云强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微型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包括外壳、进线端子、出线端子、静触头、动触头操作机构、灭弧系统、电动操作机构、过载保护机构、短路保护机构、电流采样装置、按钮机构,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电机、蜗杆、内手柄、扭簧、蜗轮、摆杆、复位拉簧;电机安装在外壳内;蜗杆安装在电机转轴上;内手柄可转动的安装在外壳上预设的安装槽内,内手柄分别通过跳扣拉杆与长拉杆同动触头操作机构与按钮机构连接;扭簧安装在内手柄后部的安装槽内;蜗轮装在内手柄外且其外侧的轮齿与蜗杆配合;摆杆安装在蜗轮与动触头操作机构之间;复位拉簧拉装在摆杆与外壳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动作稳定可靠,能满足通讯机柜对空间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5G通讯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产业,5G网络建设方兴正艾。而目前在配电行业中的普通微型插入式断路器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断路器中,其电动操作结构采用马达驱动多级齿轮传动降速,多级齿轮结构不仅占用量空间位置,不符合断路器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且断路器在进行手动、自动切换时,齿间有碰撞,有磨损,长时间动作不可靠。其次现有断路器,其电流采样装置采用锰铜分流器实现,锰铜分流器带连接线,且尺寸较大,也会占用较大的空间。最后,现有断路器瞬时脱扣采用直动式线圈结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基于上述缺点,使得现有的微型插入式断路器不能满足5G通讯机柜小型化,智能化的需求,故急需定制设计专门满足5G需求的微型断路器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该智能微型断路器结构紧凑,安装简单,动作稳定可靠,能满足通讯机柜对空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包括外壳,设置外壳左右两端的进线端子与出线端子,设置在外壳中部的静触头以及动触头操作机构,分别设置在动触头操作机构左右两侧的灭弧系统与电动操作机构,分别设置在动触头操作机构上下两侧的过载保护机构与短路保护机构,串接在进线端子与短路保护机构之间的电流采样装置,设置在外壳右下端按钮机构,在动触头操作机构的锁扣后侧面设有圆柱状推杆。
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电机、蜗杆、内手柄、扭簧、蜗轮、摆杆、复位拉簧;所述电机靠近按钮机构安装在外壳内;所述蜗杆安装在电机转轴上;所述内手柄可转动的安装在外壳上预设的安装槽内并位于蜗杆上侧,内手柄分别通过跳扣拉杆与长拉杆同动触头操作机构与按钮机构连接并能通过按钮机构及扭簧驱动断路器合闸或分闸;所述扭簧安装在内手柄后部预设的凹槽与外壳上的安装槽内;所述蜗轮可转动的套装在内手柄外且其外侧的轮齿与蜗杆配合;所述摆杆可转动的安装在蜗轮与动触头操作机构之间并与推杆位置对应,摆杆能在蜗轮带动下击打动触头操作机构,使断路器脱扣分闸;所述复位拉簧拉装在摆杆与外壳之间并能使发生摆动后的摆杆复位。
进一步的,在内手柄侧面设有V型避空槽;在蜗轮前侧面对应于避空槽的位置设有伸入避空槽内的凸筋一;在蜗轮侧壁上设有位于凸筋一后侧的凸筋二,所述凸筋二能随蜗轮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能击打在摆杆上,摆杆在凸筋二击打下向左摆动后击打在推杆上,推动动触头操作机构的锁扣转动与跳扣解除搭接(跳扣会在主拉簧作用力下转动,主拉簧作用力方向改变,拉动动触头完成分闸;动触头分闸将带动跳扣复位,同时断路器电流脱扣器失电,锁扣在锁扣扭簧的作用力下复位,跳扣与锁扣重新恢复稳定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微型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出线端子与电动操作机构之间并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对应涡轮的位置设有微断开关。
进一步的,在蜗轮侧壁设有位于凸筋一正后方并位于凸筋二下侧的凸筋三,所述凸筋三能随蜗轮转动后拨动电路板上的微断开关。
进一步的,当凸筋三随蜗轮顺时针由微断开关左侧转动到微断开关右侧时,断路器合闸;当凸筋三随蜗轮逆时针由微断开关右侧转动到微断开关左侧时,断路器分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4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整车线束搭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制氧机系统管道用的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