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组支架及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60112.7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宗云鹏;蔡青;李桥;谌维嘉;吴斌;杨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98;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汪海琴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支架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支架及电池模组,模组支架包括:汇流排组件,包括极耳支架和至少两个汇流排,至少两个汇流排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极耳支架上;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极耳支架上设有设有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隔离筋;端板组件,设于极耳支架用于设置汇流排的一侧,且与极耳支架固定。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模组支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此外,端板组件与极耳支架固定,这样,端板组件和极耳支架形成的整体的结构强度远远大于极耳支架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组支架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包括外壳、电芯以及极耳支架,电芯收容于外壳内,极耳支架设于电芯的端侧,以限位电芯的极耳。
目前,极耳支架和外壳之间的固定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极耳支架通过开孔设计实现与外壳的固定,这样,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相对较低,电池模组在面临振动、被挤压时容易产生失效;第二种,极耳支架通过胶水粘贴于外壳上,这种方式使得电池模组的组装操作非常复杂、耗时,且胶水的量难以把控,当胶水过少时,难以保证极耳支架和外壳的固定强度,当胶水过多时,胶水容易溢出,导致极耳支架和外壳连接失效,同时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同样也无法得到保证。
此外,极耳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汇流排,由于电池模组的宽度有限,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距离相对较小,难以保证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距离在安全距离范围内,使得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模组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距离相对较小和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模组支架,包括:
汇流排组件,包括极耳支架和至少两个汇流排,至少两个汇流排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极耳支架上;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极耳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隔离筋;
端板组件,设于极耳支架用于设置汇流排的一侧,且与极耳支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隔离筋,也即是至少两个隔离筋将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分隔开,至少两个隔离筋沿至少两个汇流排的分布方向间隔分布设置,这样,增大了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距离,有助于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距离都处于安全距离范围内,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此外,端板组件设于极耳支架用于设置汇流排的一侧,且端板组件与极耳支架固定,这样,端板组件和极耳支架形成的整体的结构强度远远大于极耳支架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减缓电池模组在面临振动和被挤压时产生的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筋和端板组件通过绝缘胶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离筋和绝缘胶实现了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的完全隔离,进一步减缓了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的爬电现象,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相邻两个隔离筋与极耳支架围合形成存储槽,绝缘胶填充于存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绝缘胶填充于相邻两个隔离筋之间,提高了绝缘胶和隔离筋之间的粘接强度,也保证相邻两个隔离筋之间具有足够多的绝缘胶,以保证绝缘胶和端板组件的粘接强度,从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汇流排能够被隔离筋和绝缘胶隔绝,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相邻两个隔离筋之间设有两个连接筋;两个连接筋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以与相邻两个隔离筋、极耳支架围合形成存储槽;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0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