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膏体充填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8693.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成超;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49/10;H04N7/18;G05B19/05;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填 系统 分布式 网络 架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膏体充填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架构,包括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包括地面网络中心、充填站集控室、地面网络分站、地面控制箱、地面摄像头;充填站集控室与地面网络中心有线通讯连接,地面网络分站与充填站集控室有线通讯连接,地面控制箱与地面网络分站有线通讯连接,地面摄像头分别与相应地面控制箱有线通讯连接;井下部分包括井下网络中心、井下网络分站、管道沿线区域、充填工作面区域、防爆控制箱;井下网络中心与地面网络中心有线通讯连接,井下网络分站与井下网络中心连接,管道沿线区域、充填工作面区域、防爆控制箱分别与井下网络分站有线通讯连接。这样设计的网络架构更规范化,互联共享也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体充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膏体充填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架构。
背景技术
膏体充填系统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之一,该系统涉及到网络摄像机、现场控制箱、以太网接口传感器、集控室监控设备、工业控制电脑、充填设备等,这些设备通常都相距较远,也比较分散,因此如何让它们实现高效的信息互联和共享是个关键问题,现有技术中多是依赖操作人员根据工作经验来进行连接调配的,这就导致它们互联共享很不稳定,故障频出,互联共享的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规范化的、互联共享稳定的分布式网络架构,使得膏体充填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信息互联,进而使膏体充填系统工作出错率更低,工作更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膏体充填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架构,包括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上述地面部分与井下部分有线通讯连接;
上述地面部分包括地面网络中心,上述地面网络中心内设有地面汇聚型交换机;充填站集控室,上述充填站集控室内设有第一接入型交换机、充填控制工作站、硬盘录像机、配料工作站;上述第一接入型交换机分别与充填控制工作站、硬盘录像机、配料工作站有线通讯连接;上述第一接入型交换机还与地面汇聚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地面网络分站,上述地面网络分站内第二接入型交换机,其与第一接入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地面控制箱,上述地面控制箱有若干个,每个上述地面控制箱内部均设有地面光电交换机和地面网络型PLC,上述地面光电交换机与地面网络型PLC有线通讯连接;上述地面控制箱与地面网络分站或充填站集控室有线通讯连接;地面摄像头,上述地面摄像头有若干个,分别与相应地面控制箱内的地面光电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
上述井下部分包括井下网络中心,上述井下网络中心内设有井下汇聚型交换机,上述井下汇聚型交换机与地面汇聚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井下网络分站,上述井下网络分站内设有井下接入型交换机,其与井下汇聚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管道沿线区域,上述管道沿线区域内设有若干井下摄像头,若干上述井下摄像头采用星型结构分别与井下接入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充填工作面区域,上述充填工作面区域内也设有若干井下摄像头,若干上述井下摄像头也采用星型结构分别与井下接入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上述充填工作面区域内还设有若干现场传感器,若干上述现场传感器分别与相应的井下摄像头或井下接入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防爆控制箱,上述防爆控制箱有若干个,每个上述防爆控制箱内部均设有井下光电交换机和井下网络型PLC,上述井下光电交换机与井下网络型PLC有线通讯连接;上述井下网络分站与若干防爆控制箱有线通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网络架构规范合理,性能稳定可靠,维修方便,适合远距离网络通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进一步,上述地面光电交换机与第二接入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上述地面光电交换机与第一接入型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上述井下网络分站与若干防爆控制箱采用星型结构连接,上述井下接入型交换机分别与若干井下光电交换机有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上述井下网络分站与若干防爆控制箱采用环形结构连接,上述井下接入型交换机与若干井下光电交换机依次串联,形成一个闭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8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