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3285.6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闫锋;倪天恒;赵丽梅;韦锁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G02B27/64;G03B30/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世俊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承框架、收容于所述支承框架内的镜头模组以及驱动所述镜头模组相对所述支承框架转动的翻转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架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翻转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镜头模组上的翻转磁钢和贴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翻转磁钢相对设置的翻转线圈,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翻转线圈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翻转线圈的位置设置有装配固定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装配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支承框架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装置可降低摄像装置内部设置柔性电路板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具有光学成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摄像装置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一般光线都是从物侧射入,沿镜头模组的光轴直线通过镜头模组到达像侧,通过镜头模组来对物体进行成像。
然而,用户在使用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时,握持电子设备的手部通常不能保持绝对的平稳。为了使摄像装置具备光学防抖功能,通常需要在摄像装置内部设置除镜头模组以外的光学防抖部件,而在摄像装置内部设置为光学防抖部件供电的柔性电路板的难度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摄像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以降低摄像装置内部设置柔性电路板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承框架、收容于所述支承框架内的镜头模组以及驱动所述镜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承框架转动的翻转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框架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翻转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镜头模组上的翻转磁钢和贴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翻转磁钢相对设置的翻转线圈,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翻转线圈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翻转线圈的位置设置有装配固定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装配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支承框架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装配固定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卡合结构,所述装配固定片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装配固定片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热熔柱,所述第一热熔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承框架具有垂直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的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周缘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侧壁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避空区,所述翻转线圈位于所述避空区内。
优选的,所述侧壁包括顺次邻接的第一子侧壁、第二子侧壁、第三子侧壁和第四子侧壁,所述避空区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子侧壁的第二通孔和开设于所述第三子侧壁的第三通孔,所述翻转线圈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线圈和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的第三线圈,所述翻转磁钢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对设置的第二磁钢和与所述第三线圈相对设置的第三磁钢,所述第二线圈用于通电时与所述第二磁钢产生电磁力、所述第三线圈用于通电时与所述第三磁钢产生电磁力,以驱动所述镜头模组在所述支承框架内相对所述支承框架绕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轴线旋转。
优选的,所述侧壁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子侧壁与所述第二子侧壁的连接处的第一拐角和位于所述第三子侧壁与所述第四子侧壁的连接处的第三拐角,所述翻转驱动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支承框架和所述镜头模组均连接的翻转支架,所述翻转支架具有顺次相邻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拐角和所述第三拐角连接,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四支脚均与所述镜头模组连接,所述镜头模组通过所述翻转支架悬置于所述支承框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3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采样电路
- 下一篇:前撞组件及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