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8166.3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凡;吴锡超;周振立;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油烟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吸油烟机包括机身与两个导流块。两个导流块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二集烟腔的相对两侧。导流块设有导流面,两个导流块的导流面面对面设置,两个导流面的间距为d,d在沿着导流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两个导流面以及第二集烟腔的腔壁围合形成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两端分别连通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集烟腔。由于两个导流面的间距d在沿着导流面的导向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一进风口处的负压较大,对厨房空间的油烟抽吸效果增强。此外,导向通道对油污起到导向作用,油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导向通道完全掉落到其下方的油杯中,而避免出现如传统技术中横向扩散到边沿后掉落到灶面上的不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在国内经历了近20个年头,从最初的顶吸式薄型吸油烟机,发展到侧吸式深型吸油烟机,又进化到了顶吸式免拆洗和欧式吸油烟机为主的状况。从功能结构上可分为多媒体烟机,嵌入式烟机,壁吸式、侧吸式烟机,实木型烟机,机身为7字形的烟机等。对于机身为7字形的吸油烟机,烟机的机身包括吸油烟腔体,吸油烟腔体为长方体状。油污顺着吸油烟腔体的背面板的内壁从高往低流动到机身底部的油杯中。油污从上往下流动过程中,会扩散到机身的左右边沿,因吸油烟腔体是通过背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采用拉铆钉+激光焊接的方式组装而成,配合之间有0.1mm-1mm安装间隙,油污容易从安装间隙向机身的外部渗出,从而导致油污直接跌在灶具面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其能有效地使得油污完全地引流到油杯内,避免油污掉落到灶具面上,同时具有较好的油烟吸附效果。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吸油烟机,所述吸油烟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横向壳以及设于所述横向壳底面的竖向壳,所述横向壳设有第一集烟腔,所述竖向壳设有与所述第一集烟腔相连通的第二集烟腔;所述竖向壳的正面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集烟腔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机身的外界环境相连通;两个导流块,两个所述导流块相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集烟腔内,且两个所述导流块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集烟腔的相对两侧,所述导流块设有导流面,两个所述导流块的导流面面对面设置,两个所述导流块的导流面的间距为d,间距d在沿着所述导流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两个所述导流面以及所述第二集烟腔的腔壁围合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烟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油烟机,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吸油烟机,工作时,厨房空间的油烟经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导向通道中,由导向通道送入到第一集烟腔,并向外排放到公共烟道中。由于两个导流面的间距d在沿着导流面的导向方向上逐渐减小,相对于传统没有设置导流块的方式,第一进风口处的负压相对增大,对厨房空间的油烟抽吸效果增强。此外,导向通道对油污起到导向作用,油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导向通道完全掉落到其下方的油杯中,而避免出现如传统技术中横向扩散到边沿后掉落到灶面上的不良缺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壳包括正面板、背面板、底面板与两个侧面板;所述正面板与所述背面板相对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侧面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底面板分别与所述正面板、所述背面板以及两个所述侧面板相连;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正面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板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可打开地设置于所述侧面板或所述背面板上;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上。如此,当吸油烟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一板处于关闭状态;当吸油烟机处于维护清洗处理状态时,打开第一板,便能方便对吸油烟机进行维护清洗处理。此外,第二板位于正面板的底部,对第二集烟腔底部的油污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油污穿过底面板上的过孔掉落到油杯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所述背面板板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板在所述背面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导流块在所述背面板上的投影。如此,导流块位于第一板与背面板所形成的间隔区域中,并没有外露于第一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8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