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5440.1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7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武;曾志祥;王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2J50/00;H02J50/10;H02J50/4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乔珊珊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以及第二无线充电模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伸缩连接,且电子设备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收拢状态下,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二壳体,在展开状态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列设置,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位于同一平面;柔性屏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第二壳体上;在收拢状态下,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重叠设置,且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或第二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充电;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并列设置,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均用于充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和柔性屏技术都发展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柔性屏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技术。
在先技术中,柔性屏设备一般包括相对折叠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可相对展开或收缩,达到调节柔性屏设备的显示面积大小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第一折叠部或第二折叠部朝向柔性屏设备的壳体背部的一侧设置线圈,将柔性屏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线圈耦合电磁波产生电流为柔性屏设备进行充电。然而,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的面积较小,在第一折叠部或第二折叠部上设置的线圈的耦合面积也相应较小,柔性屏设备的无线充电功率较低。
申请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屏设备的无线充电功率较低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壳体、柔性屏、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以及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伸缩连接,且所述电子设备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收拢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在所述收拢状态下,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重叠设置,且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或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充电;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均用于充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伸缩连接,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第二壳体上,所述电子设备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列设置,可带动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并列设置,这样,在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情况下,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均可以用于充电。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同时进行充电工作,可以增大无线充电信号的耦合面积,提升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功率,加快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速度。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线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5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